联合国机构迈出向中国迁移第一步,全球治理正在选择中国 9月27日,多家媒体发布消息称,中国已经与联合国达成一致,承诺支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设立在上海。9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正式在上海成立,标志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在美欧之外。 有的网友会问:不就是两个机构搬去上海吗?至于这么大惊小怪? 还真至于!这俩机构落户上海,根本不是 “找个办公室办公” 那么简单,而是全球治理的 “风向标” 彻底变了。 要搞懂这事儿有多重要,得先说说过去的 “老规矩”。二战之后,全球治理基本是美欧说了算:联合国总部在纽约,各种重要分支机构不是在日内瓦就是在巴黎、伦敦。 说白了,美欧手握 “话语权”,全球的事,他们先定调子,发展中国家的想法,得看他们愿不愿意听;制定规则的时候,也先围着自己的利益转。可这些年,这套 “老规矩” 早就不管用了,而中国,就是打破规矩的关键! 先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选择:为啥放着美欧不去,非要把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放上海?答案就俩字:中国靠谱! 过去十年,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上干的事,美欧根本比不了:8 亿多人脱贫,比联合国目标提前十年完成;风电、光伏规模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套,让不少发展中国家看到了 “既能赚钱又能护环境” 的希望。 再看美欧干了啥?美国之前直接退出《巴黎协定》,让全球气候治理差点停摆;欧洲喊着 “碳中和”,结果能源危机一来,又偷偷重启煤电,自己定的目标都完不成。当美欧的 “可持续发展” 只剩口号,中国用实打实的成绩,成了联合国最放心的 “合作伙伴”。 把中心放上海,就是联合国想让可持续发展 “落地”,而不是一直飘在纸上 — 毕竟找个能干事的,总比找个只会喊口号的强! 再说说那个 STEM 教育研究所,这事儿更有意思,背后藏着 “科技话语权” 的转移! STEM 教育是啥?就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根基!以前这活儿全是美欧的 “自留地”:美国靠斯坦福、MIT 定标准,欧洲借着欧盟输出理念,发展中国家只能跟着学,根本没机会按自己的需求来。 可中国这几年直接打破了垄断:中小学搞 “创客教育”,让孩子从小接触科技;大学搞 “产学研结合”,学的技术能直接用在产业上;还帮非洲建科技实验室,教他们搞 STEM 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一类中心放上海,不是简单 “挪个地方”,而是承认了:中国搞 STEM 教育有一套,而且这套更适合发展中国家。以后全球科技人才怎么培养,中国也有说话的份儿了,不再是美欧说了算! 更关键的是,这两次机构迁移,正好戳中了全球治理的 “痛点”,而中国刚好能解决! 第一个痛点:美欧越来越 “不靠谱” 了。这些年美国干了啥?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砍联合国经费、搞 “退群” 上瘾,把多边主义当工具,有用就用,没用就扔。 欧洲呢?一边要应对俄乌冲突的能源危机、难民问题,一边内部还吵来吵去,在全球治理里越来越力不从心。当美欧扛不起 “核心责任”,国际社会总得找个靠谱的 “靠山”— 中国就是这个靠山! 中国这些年从没掉过链子:联合国会费从 2.7% 涨到 5.15%,维和人员数量长期是安理会五常第一;还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不玩虚的,全是实打实的帮助。这种 “靠谱”,让国际社会不得不选中国! 第二个痛点: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没人听。以前美欧定规则,根本不管发展中国家的难处:搞可持续发展,定的标准太高,发展中国家根本达不到;搞 STEM 教育,教材全是欧美案例,跟自己的情况完全不搭边。而中国不一样,咱们本身就是发展中国家,知道他们的难处。 当然,美欧肯定不会甘心。美国最近老拉着盟友搞 “小圈子”,想在科技、贸易上压中国;欧洲也在纠结,想既靠美国,又保留自己的话语权。 但联合国这两步棋已经说明白了:全球需要的不是 “一家独大” 的霸权,而是大家一起商量着来;不是忽视发展中国家的规则,而是兼顾所有人的利益。而这些,中国都能做到。 联合国迈出向中国迁移的第一步,就是全球治理选对了方向。
联合国机构迈出向中国迁移第一步,全球治理正在选择中国 9月27日,多家媒体发布
古今知夏
2025-09-28 21:47:46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