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晚清首富盛宣怀的小女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盛方颐在上海出租屋内自尽而

熹然说历史 2025-09-28 23:43:04

1949年,晚清首富盛宣怀的小女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盛方颐在上海出租屋内自尽而亡。数年后,盛方颐的丈夫也自杀了。 从万贯家财到贫困潦倒,从豪门千金到出租屋自尽,盛宣怀家族的兴衰史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变迁。这个曾经富可敌国的家族,为何在短短几十年间分崩离析?那个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的小女儿,又是如何走向绝路的? 说起盛宣怀,那可是晚清时期的风云人物。这个被称为”中国实业之父”的常州人,一手创办了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北洋大学堂等一堆响当当的企业,积累的财富在当时堪称首富。他娶了两个老婆五个妾,生了八儿八女,其中最小的女儿盛方颐,那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盛宣怀发家靠的是眼光和机遇。1870年他进了李鸿章的幕府,很快就得到赏识。永定河发大水的时候,李鸿章让他去江浙募捐,这小子不负众望,很快就募集到大批物资解决了赈灾问题。从此一路平步青云,先后掌管轮船招商局,创办电报总局,后来又接手汉阳铁厂。 这个盛宣怀确实有本事,但脾气也不小。他搞的那套”官督商办”让很多人不爽,特别是后来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直接引发了保路运动,成了清朝灭亡的导火索之一。不过话说回来,在那个乱世,能积累这么大家业也确实不容易。 盛家的败落从盛宣怀死后就开始了。长子早亡,继承家业的重任落到了四子盛恩颐身上。这个老四完全是个败家子,整天花天酒地,挥霍无度。最狠的一次直接把父亲留给他的上海一百多栋弄堂全部输给了卢小嘉。到晚年,这个曾经的富二代只剩几间祠堂过日子。 五子盛重颐倒是有点经济头脑,可惜迷上了炒股票,把家产赔得一干二净。从上海转到香港后,连最后那点家底也败光了,晚年穷得连药费都付不起。 盛家的女儿们命运也都不太好。四女儿盛樨蕙嫁给了台湾巡抚邵友濂的儿子,结果丈夫三妻四妾,她整天郁郁寡欢,三十岁就去世了。五女儿盛关颐嫁到台湾后因为性格不合离了婚,最后孤身一人在台北过世。六女儿盛静颐跟丈夫吵架后失踪了,连两个女儿都沦为女佣。 相比之下,盛方颐的开局算是不错的。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儿,她长得漂亮又受宠。有一次出门玩被大盐商周扶九的外孙彭震鸣看上了,这小子一路跟到家里,硬要跟她交朋友。 彭震鸣这人确实有两把刷子,能说会道,反应机敏,还喜欢听戏,专门弄了两个私人电台播放戏曲。这样的浪子很快就把涉世未深的盛方颐给迷住了。两家结婚后,因为彭震鸣排行老七,盛方颐排第八,他们的车牌号就定为”87”,还挺浪漫的。 好景不长,彭震鸣婚后没多久就原形毕露,到处沾花惹草。盛方颐看透了丈夫的德性,开始靠吸鸦片麻痹自己。两个人都不是过日子的料,很快就坐吃山空,从豪宅搬到了上海的出租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禁烟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对于已经离不开鸦片的盛方颐来说,这简直是致命打击。失去了精神寄托,又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她选择吞食鸦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几年后,彭震鸣在改造中也承受不了压力,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这对曾经的夫妻,最后都选择了同样悲惨的结局。 从盛宣怀创下偌大家业,到子女们各自走向悲剧结局,这个家族的兴衰史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旧的秩序崩塌了,新的时代来临了,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豪门贵族,很多都没能适应这种变化。 盛家的悲剧让人唏嘘,也引人深思。富贵传家能传几代?教育子女究竟有多重要?大家觉得盛宣怀当年如果换个教育方式,子女们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0 阅读:77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