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共产党员陈斌即将被敌人处决,他突然看到人群中有三个熟悉的身影,立马大

熹然说历史 2025-09-28 23:43:08

1947年,共产党员陈斌即将被敌人处决,他突然看到人群中有三个熟悉的身影,立马大喊:“家里有狗,快回家!” 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占领庆阳后开始大规模搜捕共产党员。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句看似普通的暗语竟能改变同志们的命运。当陈斌被押赴刑场时,他在人群中发现了什么,又是如何用生命最后的呐喊拯救战友的? 庆阳作为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在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47年春天,随着解放战争的激烈进行,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庆阳等陇东地区城镇,立即开始了大规模的清剿行动。 陈斌是当地地下党的重要负责人,多年来一直在庆阳从事秘密工作。他原本可以和其他同志一起撤退到安全地区,但为了掩护更多党员群众转移,他选择了留下来坚持斗争。 敌人进城后的搜捕行动异常严密。他们不仅在街头张贴悬赏通告,还派遣大量便衣特务混入民间,利用各种手段收集情报。陈斌和几名同志藏身在城内一处不起眼的民居中,这里平时很少有人注意,位置也相对偏僻。 不幸的是,由于内部出现叛徒,敌人很快掌握了他们的确切位置。那天深夜,当陈斌正和同志们商讨转移计划时,一群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包围了这座宅院。尽管他们事先设置了暗号和警戒措施,但在叛徒的带领下,这些防范措施都失去了作用。 被捕后的几天里,敌人对陈斌等人施加了各种酷刑,企图从他们口中获得更多党组织的情报。但这些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始终保持了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没有说出任何对组织不利的话。 敌人见硬的不行,就想出了一个阴险的计策。他们决定公开处决陈斌等人,同时在人群中安排便衣特务,准备一网打尽前来营救的其他党员。这种做法在当时的白区斗争中并不罕见,许多地下党组织都曾因此遭受重大损失。 行刑当天,庆阳城内聚集了很多围观的百姓。有些人是出于好奇,有些人则是同情这些即将牺牲的年轻人。在押往刑场的路上,陈斌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尊严,头颅高昂,目光坚定。 当队伍行进到城中心的繁华地段时,陈斌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了三个熟悉的面孔。他们是李叶、小刘和新来的同志张明。从他们焦急的神情可以看出,这几个人显然是想要实施营救行动。 陈斌立刻意识到了危险。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地下工作者,他敏锐地察觉到人群中混杂着不少可疑人员。这些人虽然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但他们的站位、眼神和动作都暴露了特务的身份。 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陈斌做出了一个英勇的决定。他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喊道:“家里有狗,快回家!”这句话听起来很普通,但对于地下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明确的危险信号,意思是”有埋伏,快撤退”。 李叶等人听到这句话后,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虽然他们内心万分痛苦,但还是迅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悄悄撤离了现场。正是因为陈斌的这句话,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悲剧。 不久之后,陈斌和其他几名同志在城外的荒地上英勇就义。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党员的忠诚和对同志的关爱。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 解放后,当地政府为包括陈斌在内的革命烈士修建了纪念碑,将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记录在史册上。那些曾经迫害革命志士的敌人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李叶等人则继续在其他地区从事革命工作,直到全国解放。 陈斌临终前的那句话拯救了三个同志的生命,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至今仍让人感动。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像陈斌这样的革命者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你觉得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这种革命精神?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