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视频中,北李玲教授说大部分国家采用“国家医疗服务模式”,目的是“解决信任问题”。在其它一些视频中,她也经常提到信任问题。有一次她说,在中国早期的医疗系统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医患矛盾,她说这是因为当时医生看病都不赚钱,所以老百姓对医生才绝对信任,正是因为绝对信任,所以那时不管医生能不能看好病,大家都不会对医生有什么意见,从而也就没有什么医患矛盾了。她甚至说,当时中国的医疗就是最好的医疗等。 你认为李玲的这些观点正确吗?国家医疗服务模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医患信任问题吗?显然这种说法是有很大问题的。国家医疗服务模式主要是解决医疗的资源利用、医疗可及性等问题的,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对于解决医患矛盾的问题,可能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即使采用国家医疗服务模式,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医患矛盾也不可能自动消失。相反,市场化医疗模式也并非一定伴随医患矛盾,比如美国,其医疗就是偏市场化的,但因配套措施较好,医患矛盾就没有像中国这样。 另外,过去中国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医患矛盾,其根本原因也并非医院不赚钱,而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综合社会环境让当时的人非常单纯,或者受到某些规则的约束,所以医患关系才不像今天这样。而且,如果我们国家当时的医疗系统真的像李玲说的那样就是最好的医疗系统的话,国家也不会发起后面的市场化改革了。 应该说,国家医疗服务模式有其好的一面,但是也有其不好的一面,比如它需要政府大量的投入。如果经济水平比较高,采用这种模式可能会比较适宜,但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条件极为落后,条件不具备,所以,自然地,当时我国医疗服务模式并非最好。也正是因国家的英明决策,在当时发起市场化改革,我国的医疗才有了当前的规模以及高效的服务能力。 今天,我国经济条件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适当地进行某些改革,将有利于我们医疗服务模式更加完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还必须指出,实践告诉我们,激进的改革往往并非完美,同时,今天中国医疗系统的巨大发展和成果,来之不易,所以改革也必须在稳定中前进,而不能冒进。
这起医疗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反映出医疗行业面临的一些深层问题。以下是对事件的分
【3评论】【1点赞】
爱君
够砖
用户59xxx03
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看问题。当时医疗水平差,重大疾病基本上就是等死,全国都一样。老百姓觉得到了医院都治不好了,那就是该死了。现在医疗水平提高了,很多以前治不好的病都可以治愈了,老百姓觉得医院就该包治百病,所造成的后果就是都到医院了还治不好,肯定是没好好治。矛盾就出来了,最大的矛盾就是钱和疗效的矛盾。不良媒体掺和一下,就出来医患纠纷了。
孙锋锋
网上不少文章说,这个李玲是为一部分商业巨头带节奏的,还有人说他居心不良,是被境外势力渗透的。不知道国家对她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TomTim
之所以大家对现在的医疗不满意,都是因为过度发展西医的原因所致的,你看中医看病又不需要做检查,不需要化验,摸一下脉,看一下舌苔就ok了,吃几副中药也就几块钱,实在不行扎两天针灸就可以了,所有的病也就好了,人均每年医疗花费不会超过200元,全中国14亿人,一年所有医疗消费也就2800亿,完美的解决了中国人看病难,看病贵的所有问题,建议关闭全国所有的西医医院,只保留中医门诊和民间中医!!
皮友 回复 09-29 11:21
我觉得那就这个方法靠谱,及解决了医保基金不够,同时也缓解了因人均寿命增加导致的社保基金不足的问题,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