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袜危机与耳环恐慌,新加坡教育也在纠结。一个中学生因为穿了短袜被处分,一位老师因为老公戴耳环就担心“人设崩塌”。听起来有点荒诞?可它们真实发生在新加坡,而这一切,我们也并不生疏。 学校往往过度执着于校规。校规能培养纪律性没错,但价值观本来就是多元的,课堂真正该教的不是盲目服从,而是批判性思维——让学生知道何时该质疑,如何质疑。 提出要“重新定义成功”,认为不该只用分数衡量学生,生活技能、品格与价值观同样重要,这不是就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吗?学生真正需要的,是灵活思考的勇气,是敢于质疑的能力。 新加坡取消了期中考试,也不全对,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考、怎么看待考试。但问题的本质是: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奖励什么?是奖励那些把定义背得滚瓜烂掌的“记忆大师”,还是奖励能把知识活用在现实中的“思考者”? 考题不该鼓励死记硬背,而应考查理解与应用;校规不能压制思考,而应引导自律与思辨。 我们最终想要的,不是一群穿同样袜子、思维也整齐划一的学生,而是一代既守纪律、又敢创新,能在未来站稳脚跟的年轻人。
大学老师才是真正的顶流……
【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