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联合国第80届大会上,国际政治场上可谓是一场大戏,巴西总统卢拉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发言让现场气氛急转直下。卢拉刚讲完,台下掌声雷动,特朗普一上台,直接"开炮",一个小时的演讲几乎把全球各国都骂了个遍,包括他的盟友、对手,甚至连中国也没逃过"特别关照"。 这场"冰火两重天"的对比,简直是把两位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和国际格局下的角色定位展现得淋漓尽致。一边是卢拉用温和务实的态度呼吁合作共赢,另一边是特朗普用他标志性的"推特治国"式风格在联合国的殿堂上大肆宣泄不满。 先说说卢拉。这位巴西总统可是个老江湖了,他上台后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这次在联合国,他没有像特朗普那样动辄威胁、指责,而是强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应该拥有更多话语权,呼吁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贫困饥饿等全球性问题。 他的发言之所以能赢得掌声,是因为他说出了大多数国家的心声。现在的国际秩序确实存在不公,很多规则都是发达国家制定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常常被忽视。卢拉的主张,恰恰切中了这个痛点。 再看看特朗普。他的演讲完全是"美国优先"的翻版。他指责北约盟友"搭便车",抱怨中国"不公平竞争",甚至连联合国本身也成了他批评的对象,说联合国"效率低下、浪费金钱"。 这种唯我独尊的态度,在联合国这样一个需要多边合作的舞台上,显得格外刺耳。他似乎忘了,美国之所以能成为超级大国,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了国际合作和规则体系。现在想一脚踢开这些,搞"单打独斗",不仅不现实,更是把美国一步步推向孤立。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演讲结束后,台下的反应非常冷淡,甚至有不少代表露出了不屑的表情。这和卢拉发言后的热烈掌声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说明,在国际社会看来,特朗普那套"霸凌主义"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了。 各国更需要的是像卢拉那样务实合作的伙伴,而不是动不动就挥舞大棒的"霸主"。 其实,这两位领导人的表现,也反映了当前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单极霸权的时代已经过去,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像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决策中,他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美国如果还抱着过去的思维不放,继续搞"退群"、"施压"那一套,只会让自己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 这场联合国大会上的"对决",虽然只是一场发言,但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两种不同的国际秩序观和发展观。是选择合作共赢,还是选择对抗分裂?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中国对美国提出了条件,现在特朗普政府面临选择!9月28日,根据外媒报道,外媒援引
【64评论】【6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