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签完字后,整个华盛顿都安静了……” 9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大笔一挥,一道尘封44年的死刑令被强行重启!从昨天起,在华盛顿特区犯命案,最高刑罚就不是终身监禁,而是——死刑!司法部长邦迪当场表态:“该判就判,全国推广!” 华盛顿特区早在1972年就被联邦最高法院叫停了死刑制度,1981年特区议会干脆正式把死刑从法律里删掉,1992年搞居民公投,三分之二的人都反对恢复,算下来到2025年刚好44年,这纸死刑令确实是压箱底的老古董了。 但就是这老古董,被特朗普硬生生给翻了出来,说白了还是犯罪问题闹得太凶,实在兜不住了。 看看这几年美国的犯罪数据就知道有多离谱。FBI早有报告,2020年全美谋杀率一下就涨了30%,34个样本城市的杀人案多了1200多宗,警察开枪的比例也跟着涨了三分之一。 这还只是全国的数据,华盛顿特区作为首都更是重灾区,尤其是2021年1月国会山骚乱之后到2024年11月选举那段时间,光政治暴力事件就至少发生了300起,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多的。 别以为只是政治人物遭殃,普通民众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司法部都在琢磨给一起枪杀以色列使馆雇员的案子判死刑,连外交人员的安全都没法完全保障,可见当地命案有多嚣张。 更让人糟心的是这些暴力事件的混乱程度,简直让人看不懂。2024年9月,有个叫瑞安·劳思的老头揣着步枪埋伏在特朗普常去的高尔夫球场附近,号称要刺杀当时还是前总统的特朗普,最后没开一枪,却被判了有罪可能面临终身监禁,庭审时还激动得拿钢笔刺自己脖子自杀。 可与此同时,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的竞选办公室被打得弹孔累累,警方却只定性为财产犯罪,毕竟当时没人在办公室。 一边是没开枪的面临重刑,一边是开了枪的轻描淡写,这司法尺度的差距,难免让人觉得乱象丛生,也难怪民众对治安怨声载道。 更要命的是,这种暴力还在不断升级。2025年4月,宾夕法尼亚州民主党州长的官邸被人纵火;6月,明尼苏达州两个民主党州议员在自己家里遭枪击,一个死了一个伤了。这些案子一桩接一桩,搞得人心惶惶,而这一切背后,绕不开的就是美国那让人头疼的“拥枪权”。 2008年联邦最高法院在“哥伦比亚特区诉赫勒案”里,以5比4的微弱优势把持有武器变成了近乎绝对的个人权利,等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之后涉枪暴力就没断过。 共和党靠着美国步枪协会这些大金主,根本不敢碰控枪的事,民主党嘴上喊着控枪也没实际行动,结果就是枪越来越多,命案越来越频繁,普通民众只能眼睁睁看着危险就在身边。 这种情况下,特朗普重启死刑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毕竟之前他就干过类似的事。2019年他任内就推动过联邦层面重启死刑,短短几个月就执行了13起,一周内的执行量都赶上过去30年的总和。 现在面对华盛顿的高犯罪率,他自然又想到了这招,还特意强调死刑是“非常强有力的威慑”,说自己“别无选择”。 司法部长邦迪更是积极响应,她之前就要求给枪杀医保高管的嫌疑人判死刑,说那是“冷血暗杀”,现在喊着“全国推广”,显然是早就憋着这股劲儿了。 虽然法律界人士觉得在华盛顿真判死刑难度不小,毕竟陪审团得全体一致同意才行,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特区本身的法律根本不允许死刑,只能靠联邦检察官从联邦指控的角度找突破口。 但特朗普政府显然不管这些,先把态度摆出来再说,毕竟300多起政治暴力事件摆着,民众对治安的不满已经快溢出来了。 盖洛普民调显示还有55%的美国人支持死刑,这就给了特朗普推动政策的底气——哪怕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先借着“严惩犯罪”的由头争取民意也值了。 说到底,这道尘封44年的死刑令被重启,就是高犯罪率逼出来的无奈之举。当枪击案成了常态,政治暴力层出不穷,司法系统又陷入混乱,特朗普和邦迪只能搬出最严厉的死刑来表态。 至于最后能不能真的起到作用另说,但至少从这波操作里能清楚地看到,美国的犯罪问题已经严重到必须用极端手段来“止血”的地步了,这大概就是邦迪喊着“全国推广”时最真实的底气来源。 所以说他刚签完字,整个华盛顿就静了下来——这道死刑令不只是给罪犯的警告,更成了让老百姓安下心来的定心丸。
就在刚才美国总统突然宣布了9月28日,特朗普总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令人
【5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