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宣布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 10 月 2 日那番话可真是把这事儿挑明了 —— 政府停摆导致的裁员 “很可能” 发生,还 “很快” 就来。 这哪是什么突然炸响的惊雷啊,但凡盯着华盛顿那点动静的人都知道,这事儿早有苗头,就是两党一直耗着不解决,才拖到今天这步田地。 先说这苗头得往前倒腾小半年,从春夏之交开始,国会山那边就为新财年的预算吵得鸡飞狗跳了。 美国联邦财年十月一日就得开锣,按规矩国会得提前通过 12 项拨款法案,可今年这 12 项法案压根没怎么推进,全卡在两党的拉锯战里。 共和党嫌医保开支太高,想砍医疗补助的钱,还想把对外援助之类的预算压一压;民主党偏要对着干,非要把奥巴马医改的补贴续上,说这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看病问题,两边谁都不让步,常规预算谈不拢,连救火用的临时拨款法案都成了烫手山芋。 到了九月形势就更明朗了,这停摆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众议院共和党人急急忙忙抛了个临时拨款法案,想把资金撑到 11 月下旬,可里面硬是加了削减医疗补助的条款,民主党一看直接就拒了。 这边民主党在参议院也拿了个自己的版本,要保医保补贴还得加社会项目开支,共和党自然也不买账。 九月下旬国会居然还放了休会假,把真正能坐下来谈的时间压缩到了九月末最后两三天,这哪是想解决问题的样子,分明是等着掐点摊牌。 其实白宫早就悄悄做了最坏的打算,九月二十五号的时候,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就给各机构下了指令,让他们准备裁员,还不是以往停摆时那种 “无薪休假”。 以前那些非核心岗位的员工顶多回家待着,等政府开门了工资还能补上,这次是动真格的 “精简人员、撤销岗位”,业内叫 RIF,说白了就是永久性裁员。 当时就有懂行的人说,这哪儿是应急方案,分明是白宫拿着雇员当筹码,逼着国会妥协。果不其然,九月三十号晚上那最后一轮投票彻底崩了。 参议院投票结果出来,55 票赞成、45 票反对,离通过法案需要的 60 票差了一大截。共和党在参议院有 53 个席位,本来得拉 7 个民主党人倒戈才行,结果只拉来 3 个,反倒有个共和党人站到了对面。 这下子彻底没辙,十月一号零点一到,联邦政府时隔七年又关门了。 第二天莱维特就出来说话了,说特朗普已经给内阁下了指示,预算办公室正和各部门掰着指头算哪儿能砍钱,裁员迫在眉睫。 副总统万斯也跟着敲边鼓,说再拖几天几周,裁员就躲不过去,还得把钱省出来保那些必要服务。可谁都清楚,这锅哪能只甩给一头,民主党骂共和党拿雇员当棋子恐吓民众。 共和党说民主党非要加医保条款才导致停摆,参议院领袖舒默和图恩对着放狠话,一个说 “共和党不认真”,一个喊 “责任在民主党”,闹得跟看戏似的。 最惨的还是那些联邦雇员和普通老百姓。国会预算办公室估摸着,这次得有 75 万联邦雇员要 “被休假”,光每天的工资成本就差不多 4 亿美元,更别说那些要被裁员的,岗位没了全家生计都得悬着。 以前 2018 年那次停摆 35 天,80 多万人受影响,经济损失超 100 亿美元,这次更邪乎,直接动裁员的念头,后果哪止这些。 那些靠医疗补助看病的低收入家庭,眼看补贴要到期了,政府一停摆没人管,医保说断就断;想办个护照、申请个政府贷款的,现在也得排着队等,连国家公园都可能关门,这日子能不闹心吗? 说起来这也不是新鲜事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美国政府因为两党吵架停摆都二十多次了。 可这次不一样,两党互信早就降到谷底,年初就没好好谈过预算,白宫和国会的会说取消就取消,沟通渠道早断了。 以往停摆顶多是带薪休假变无薪,这次直接往裁员上奔,白宫还放话要 “做一些不可逆转的事情”,这哪是解决分歧,分明是想借着停摆搞机构重组。 现在外界都猜,可能闹个几天两党就得捏着鼻子达成临时协议,毕竟拖久了经济损失太大,民众抗议起来谁都扛不住。可不管怎么说,那些等着裁员通知的联邦雇员心里早慌了。 本来好好上个班,莫名其妙就成了两党博弈的牺牲品,这事儿搁谁身上能踏实?莱维特说裁员很快就来,这话听着就发冷,可追根究底,哪是停摆突然导致的,分明是华盛顿那群人一点点把路走死,才把这么多人逼到了悬崖边上。
就在美国白宫宣布10月1日关门大吉的时候,中国给美国政府送上一份大礼。10月1日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