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现在日本最怕的就是,在中国全部清查清除其所有“渗透人员”,现在日本在中国有15所学校,还有其它的会呀所呀什么的,是不是都该溯源了? 聊起大国博弈,一般脑子里蹦出来的可能是航母、导弹这些“硬家伙”,但有时候真正的较量,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日本对我们的一张“大网”,正被我们一点点“撕开”,这比任何军事对峙都更让它肉疼,这场攻防战其实就是围绕着三种,不断升级的“伪装术”展开的。 有些看似正规的日本人学校,高墙之内可能是另一番景象,部分日本学校就像是完全封闭了一般,外界无从得知其内部所发生的事情。 还有在商业和文化交流里的日企员工,打着调研的幌子花三年时间,“摸清”我们23个省市的电网布局。 一个商工俱乐部,也敢悄悄搜集港口的关键数据,就连顶着“中日友好”头衔的人,也可能是在给日本情报机构干活。 我们的反击很直接,“合法的”今年起就得加中文课,还得装上“智慧监管平台”,非法的比如那些招退役自卫队员的“培训中心”,直接一锅端。 还有我们地理坐标近乎偏执的渴望,这种对地图的痴迷,简直刻进了骨子里,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甲午战争前,东亚同文书院就派人画了700多张军事地图,细到炮台朝哪个方向都给你标出来。 一百多年后,笔和纸换成了高科技设备,但心思没变,有人扮成游客,跑到蓬莱和三亚考察温泉,兜里揣的却是厘米级精度的GPS,偷测军事目标的坐标。 在沿海架设非法的气象站,也不是真关心天气,而是为了用GPS定位,算出附近军事设施的海拔,对付这种光靠部门还不够,2023年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加上群众雪亮的眼睛,才是最管用的防火墙。 日本的情报核心圈子人不多,就百十来号人怎么办? 那就搞“外包”呗,把任务拆散了交给各种民间机构和个人,织成一张巨大的“蛛网”,接活儿的五花八门,有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资助的协会,有三菱电机的工程师,甚至还有外务省掏钱雇的财经博主,专门在网上散布“核污水无害”的论调。 这些人里甚至有潜伏了几十年的人,但他们终究是“棋子”,一旦出事就像那个叫铃木英司的,被抓后他的上家理都不理。 我们的打法就是“掀桌子”,专项行动直接端掉组织节点,全民防范则让这些“棋子”无处遁形,最终让整个情报网变成“聋子”和“瞎子”。 所以这已经不是简单抓几个间谍的事了,而是一场对整个渗透生态的系统性清理,当这些伪装被一层层扒下来,日本在中国苦心经营上百年的所谓“软实力”,连同它那些见不得光的算盘,正在我们面前加速崩塌。
我觉得现在日本最怕的就是,在中国全部清查清除其所有“渗透人员”,现在日本在中国有
云海澄碧翠
2025-10-04 20:53:26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