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救援物资船队,拼命冲击以色列拦截!再一看,参加闯线的497名志愿者,大部分都是欧洲人,数量超过了阿拉伯人!真是完全没有想到! 土耳其人以56人占据数量榜首,这倒不意外,这个一直声援巴勒斯坦的国家向来行动力十足。但紧随其后的名单让人大跌眼镜。西班牙人来了49个,意大利人凑了48个,法国也有33人加入。 北非阿拉伯国家突尼斯派出28人,这个数字放在往常算显眼,可跟欧洲国家一对比,分量瞬间轻了不少。德国19人、英国15人、爱尔兰16人,就连比利时、挪威、瑞典这些国家都没缺席,人数从4人到10人不等。 奥地利4人、希腊26人、瑞士19人,这些欧洲国家的志愿者们,放弃了安稳的生活,挤在运送物资的船上直面军舰。巴基斯坦2人、美国22人、马来西亚27人,还有印尼、日本各1人,横跨亚非美的参与者们让这支船队成了真正的“国际军团”。 墨西哥7人、哥伦比亚2人、阿根廷3人、乌拉圭2人、巴西14人,美洲大陆的声音也透过船帆传递过来。约旦3人、科威特3人、巴林2人,阿拉伯国家的身影穿插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各3人的参与,则补上了南半球的一角。 以色列的拦截行动早已箭在弦上。以军先是用无线电反复警告,要求船队改道去阿什杜德港接受安检,声称物资可通过既定渠道转运。但船队没有停下,他们要的是直接打破封锁。 夜幕降临时,以军的行动开始了。通信信号先被干扰,随后海军突击队、导弹舰队、港口安全部队悉数登场。他们先是登上6艘大船,再逐步控制小船,整个过程耗了12个小时。 有船队成员说,以军故意冲撞船只,还用高压水炮攻击,情急之下有人只能把手机扔海里。最终41艘船全被拖向阿什杜德港,400多人遭到拘捕,等待他们的是遣返流程。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对这次行动赞不绝口,称其阻止了船只“进入战区”。以外交部则反复强调,所有志愿者健康安全,还指认部分参与者和哈马斯有关联,把船队行动定义为“挑衅”。 但国际社会的怒火已经烧了起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怒斥这是“暴行”,骂以色列领导层“疯狂”,检方直接展开调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直指以方违反国际法,敦促立即放人。 卡塔尔呼吁紧急调查,比利时副首相召见了以色列大使,西班牙外交大臣也召见了以方临时代办,直言65名西班牙参与者根本没构成威胁。哥伦比亚更狠,直接宣布驱逐以色列全部外交人员。 这局面让以色列陷入了两难。它向来敢怼天怼地,核心依仗就是美国的撑腰,但欧洲的态度从来不敢怠慢。毕竟长期以来,欧洲的支持是它重要的外交支柱,真把欧洲惹毛了,后果不堪设想。 要知道,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的国际处境本就越来越孤立。超过6.6万的加沙死亡人数,让人道主义灾难的帽子摘不掉。就连英国、加拿大这些西方国家,最近都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现在欧洲志愿者用身体硬闯封锁线,等于给欧洲政府的态度施加了更直接的压力。民众在街头游行示威,政客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以色列再强硬,也得掂量掂量和欧洲撕破脸的代价。 这些欧洲志愿者或许不懂复杂的地缘政治,但他们亲眼看到了加沙的苦难。封锁下的加沙缺医少粮,建筑材料进不去,家园无法重建,联合国早就指出封锁摧毁了当地经济。 他们的参与,本质上是对“沉默”的反抗。这种反抗比外交辞令更有力量,也戳中了以色列的软肋。美国能罩着它在军事上硬来,却没法堵住全球民众的眼睛。 以色列总说封锁是为了防武器走私,可在497名国际志愿者眼里,阻止救援物资就是在制造人道灾难。他们用亲身行动证明,加沙的困境早已超越了宗教和地域界限,成了全人类的共同关切。 这场对峙还没结束,最后一艘船仍在远处徘徊,以方放话称靠近就拦截。但无论结果如何,欧洲志愿者占多数的这个事实,已经给以色列和美国敲响了警钟。 靠强硬维系的封锁,终究挡不住人心所向。当曾经的支持者用行动表达不满,以色列所谓的“安全”,恐怕只会离自己越来越远。 信源:新华网《以色列拦截加沙援助船队,多方表示谴责》
以色列最恐惧的事情 终于发生了! 它正在失去美国!它在加沙愚蠢的“种族灭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