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6岁的于凤至不顾众人的反对,以每坪50美金的价格,买下美国一片荒地,面对外界的质疑,她置若罔闻,开始了一场未来的豪赌![微风] 要说于凤至,就得从她嫁入大帅府开始说起。 那一年,她19岁,而张学良只有18岁。这桩婚事完全由张作霖一手操办。 于凤至出身书香世家,温文尔雅、通情达理。 进入帅府后,她既能上得厅堂,也能下得厨房,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张作霖宠爱,常常被称作“凤丫头”。 可少帅年轻有为,又风流倜傥,身边从不缺女人知己。于凤至心里自然有难受,可她没有哭闹,也没像一些太太那样以死相逼。她清楚,自己嫁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张家的门面,是东北的大局。她选择隐忍,把心里的痛埋在心底,用格局去承受这一切。 后来,赵四小姐出现,并与少帅形影不离。换作一般人,恐怕早就闹翻天了。但于凤至沉住气,主动安排赵四入住帅府,还定下了“不进帅府、不公开名分”的规矩。 她这样做,不是软弱,而是智慧的体现——既守住了原配的地位,也为自己保留了尊严。 在那个年代,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多么深的胸怀和冷静的头脑。 她把主要精力放在打理家务、照顾子女上。可命运对她的孩子却格外残酷:三儿一女中,长女张闾瑛健康长寿,三个儿子却各有不幸——一个因空袭被弹片击中精神受损;一个因车祸落下残疾;最小的更是在十岁时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痛苦,可想而知。 可于凤至没有倒下,她把所有的伤痛默默承受,把家庭和生活打理得尽量完美。 她用自己的坚韧和智慧撑起了整个家,也撑起了属于她的那份尊严。 1940年,于凤至被确诊为乳腺癌。为了不成为丈夫的负担,她毅然独自前往美国治疗。那几年,她经历了三次手术和多轮化疗,每一次都像在和死亡搏斗,但最终,她奇迹般地康复了。 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带着三个孩子漂泊在异国他乡,没有家人依靠,她一度靠教会的救济生活,日子异常艰难。即便如此,她从未放弃,努力学习、打理生活,为孩子们撑起一个基本的安全感。 50岁那年,她闯入华尔街投资界。首战,她大胆买入一只冷门股票,朋友们都劝她别冒险,说她疯了。可不到半年,她就赚下了百万美金,惊艳了周围的人。 76岁时,于凤至再次展现眼光独到的投资能力,她买下洛杉矶一片荒地。 六年后,地价暴涨600倍,她净赚数千万美元,美国媒体纷纷惊呼:“这位中国老太太比巴菲特还厉害!” 当时,周围的人都觉得她疯了——那片地方又吵又偏,紧挨着迪士尼乐园,谁会想到它有潜在价值? 可于凤至的算盘打得明明白白。她并不是在赌运气,而是在算长远账。 她仔细研究了洛杉矶的城市发展规划,清楚这座城市迟早会向外扩张。 更难得的是,她看透了美国人的文化特性。 她相信,无论经济起伏,美国人对家庭和对迪士尼这种娱乐乐园的热情永远不会消退。 人气集中的地方,总会有生意的机会。 这样的逻辑,她从小就懂得运用。她父亲是富商,从她牙牙学语起,就在教她算算盘,培养她对金钱和风险的敏感。 事实证明,她的判断完全正确。 那片土地地价一路疯涨,她轻松获利,甚至在金融泡沫破裂前就果断脱手。 在股市投资中,她几乎没有失败过,这份冷静和精准,是长期磨炼出来的本能。 然而,这位商业女强人的背后动力,却有着柔软而执着的一面。 她在美国拼命赚钱,唯一的目标,是为张学良准备一个安稳的晚年。 即便签署了离婚协议,法律上不再是夫妻,她心里从未放下“张夫人”的身份。 她的执念延续到生命尽头。 所有遗产都留给了张学良,她在自己的墓穴旁为他留了一个空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合葬。 1990年,于凤至在美国去世,享年93岁。 墓旁那个空出的穴位,静静地诉说着她一生的辉煌与柔情,也成为她传奇人生最真实的注脚。
1914年,31岁的阎锡山,娶了14岁的小妾,结婚当晚,阎锡山对小妾说:
【1评论】【3点赞】
用户10xxx13
说于凤至,你放宋美龄照片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