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宣布了 立陶宛宣布禁止使用中国零件,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设备领域占据超70

古今知夏 2025-10-08 09:49:00

立陶宛宣布了 立陶宛宣布禁止使用中国零件,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设备领域占据超70%的全球市场份额,且拥有领先技术。 这纸禁令如同往沸腾的油锅泼水,瞬间引发国际能源市场震动。但鲜有人注意的是,这个波罗的海小国正深陷能源转型的泥潭。 这禁令刚落地时,全球新能源本来就愁得头大。2025 年上半年,智利挖锂矿的工人罢工了,挪威装风电的船不够用,新能源项目成本一下涨了 18%,12 个欧洲国家都把光伏项目往后推了。 立陶宛倒好,这时候断自己的零件供应,等于给自家的能源转型踩了急刹车。国内最大的光伏公司 Elektrum 都快愁哭了,本来 2025 年要建的 150 兆瓦光伏项目,现在找不着能替代的零件,只能扔在那儿晒太阳。 还有个事,立陶宛刚摆脱俄罗斯的电网,麻烦就来了。2025 年 2 月,它跟邻居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一起,终于接入了欧洲大陆的电网,不用再看俄罗斯的脸色买电。可转头一看傻了眼 — 自己要搞的绿色能源设备,65% 都得从中国买。 比如光伏支架上的防腐涂层,中国占了全球 80% 的好货;风电上控制叶片转动的零件,中国的比欧洲的还不容易坏。想换别家的?找遍全世界都没这么合适的。 最惨的是那个 700 兆瓦的海上风电项目。本来计划花 22 亿欧元,2032 年建成后,能供全国 15% 的电。现在倒好,直接卡进了 “三个死胡同”: 找欧洲买零件,价格比中国贵 35%,还得等 18 个月,预算一下就超了 5.2 亿欧元; 找美国公司买风机,人家说行,但得先花 1.2 亿欧元改电网接口,还得等 14 个月; 最关键的是风电的 “心脏零件”(IGBT 模块),全球 90% 的产能都在中国手里,美国和欧洲加起来的产量,都不够这个项目用的。 有意思的是欧盟内部的态度。德国、西班牙这些靠新能源吃饭的国家,直接急了。德国太阳能协会说 “这禁令能让欧洲的光伏目标晚 2-3 年”,西班牙能源部长在欧盟会议上更直接:“没找好替代零件就乱禁,纯属自己坑自己”。 而立陶宛盼着的美国帮忙,到现在只有嘴上空话,承诺的 1.5 亿欧元援助,连影子都没见着。这场景是不是很熟?2021 年它因为台湾问题跟中国闹僵,木材、牛奶对华出口跌了 90%,当时欧盟也喊着 “支持”,最后啥实际帮忙的都没有。 有机构算了笔账,就风电项目延期这两年,立陶宛得多花 4.3 亿欧元买电,平均到每户家庭,每年电费得多交 120 欧元。要是这禁令一直用到 2030 年,它的新能源目标只能完成 40%,连欧盟要求的 65% 都够不着。 再看中国这边,2025 年前 8 个月,光伏板出口还涨了 12%,卖给欧洲的占比仍有 45%。说白了,立陶宛这禁令没伤到中国,反倒把自己变成了欧洲新能源的 “拖后腿的”。 现在也立陶宛该醒了:想跟中国新能源 “切割”,不是喊句口号就行的。得有上千亿的钱,还得有十年以上的技术积累才行。 欧盟留着 65% 的外部零件份额,本就是务实的做法,不是让它拿来瞎折腾的。把政治那套硬套在能源上,最后只能是 “想转型转不动,想独立离不开”,自己给自己挖坑。

0 阅读:43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