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俄乌双方又各自通报了新一轮无人机攻防战果,俄罗斯国防部说,他们一晚上击落和拦截了184架乌克兰无人机,主要分布在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等这些边境州。 俄方说,库尔斯克州最惨,62架无人机被击落,别尔哥罗德州和下诺夫哥罗德州也不轻松,分别拦了31架和30架,这些无人机可不是瞎飞,专门盯着俄国的能源设施和军事基地打。 下诺夫哥罗德州的斯维尔德洛夫工厂、克里米亚的石油码头、第18集团军的弹药库,全被轰了,乌军甚至把战火烧到了别尔哥罗德的发电厂,4万居民家里直接断电;布良斯克的克林齐发电厂供暖系统也被切断,一半人冬天得挨冻。 俄军也不是吃素的,7号早上,1小时内就打下来25架乌军无人机,16架在黑海被击落,6架在下诺夫哥罗德州被拦,还有3架想飞莫斯科,结果刚到半路就被打下来了。 更绝的是,俄军还用了电子战,把部分乌军无人机的信号给搅乱了,无人机直接失控摔地上。 乌军这次玩得更大,3架无人机飞了2000公里,直接去轰俄罗斯秋明州的安蒂皮诺炼油厂,把年产能750万吨的炼油设备给炸了,俄方说“没爆炸”,但当地人拍的消防车赶过去救火的视频,明摆着炼油厂肯定受损了。 这可不是乌军第一次干这事儿,之前乌克兰无人机就炸掉了俄罗斯40%-45%的炼油产能,基里希炼油厂的核心设备被炸,修好得三四周,乌克兰国防部还放话:“炸掉俄罗斯的能源经济,就是断了他们的战争命根子,” 无人机大战背后,其实是双方科技实力的比拼,乌军爱用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这种无人机能像“自杀式炸弹”一样,直接撞向俄军的“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甚至把S-400防空系统的雷达都给炸了,这种“以小打大”的招数,逼得俄军不得不花更多钱买防空设备。 俄军则靠升级电子战系统反击,在别尔哥罗德州,俄军电子战部队成功干扰了乌军无人机的导航,无人机直接偏离目标摔了,另外,俄军的“天竺葵-2”无人机和“伊斯坎德尔-M”导弹一起上,也玩出了“无人+有人”协同作战的新花样。 最吓人的事儿发生在10月7号凌晨,一架乌军无人机撞上了新沃罗涅日核电站的冷却塔,虽然没炸,但核电站赶紧测辐射、停机组,吓得不行。 这场无人机大战,看着是科技厉害,其实是战争的悲哀,乌军用2000公里奔袭证明“以攻代守”,俄军用184架拦截数据证明“防得住”,但双方都掉进了“消耗战”的坑里。 乌军炸一座炼油厂,俄军就报复炸乌克兰的能源设施;俄军打下一架无人机,乌军就研发更便宜的FPV无人机反制。 更讽刺的是,无人机本来是“少死人”的工具,结果因为便宜、好用,双方都敢打对方纵深目标,从别尔哥罗德的发电厂到秋明的炼油厂,再到新沃罗涅日的核电站,战争的“底线”都快被科技磨没了,老百姓最遭罪。 泽连斯基在国防论坛上说“明年无人机要造350亿美元的”,普京强调“核设施安全是头等大事”,可咱们得问:这场用无人机填满的战争,到底要炸多少设施、死多少人,双方才肯坐下来谈? 真正的胜利,可能不是打下来多少无人机,而是啥时候能放下“科技较量”的执念,给和平一个机会。
“新的俄罗斯兵王诞生!”当地时间2025年10月8日,俄罗斯方面公开了一段无人机
【24评论】【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