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科院院士陈彪在南京开会路上突然失踪,临行前,他曾叮嘱妻子说:“外头很冷,你就别出门了。”可谁知,这一句话成了夫妻二人的临别遗言,因为从那刻起,陈彪便好似人间蒸发一样,没人再见到过他。这是怎么回事? 1993 年 11 月 10 日清晨 7 点 15 分,南京南京大学东门,一辆旧自行车歪在路边,车把上绕着条蓝色围巾,那是中科院院士陈彪出门必带的。 可车还在,那个要去 2 公里外主持学术会议的 70 岁老人,却凭空没了踪影。 谁能想到,这个中国太阳物理的 “奠基人”,会在上班路上突然消失? 当天他要去南大天文系开 “天体物理力学讨论会”,从家到会场骑自行车只要 15 分钟,走了几十年的路,熟得不能再熟。 更蹊跷的是 7 点整的那个电话。会议筹备组接到陈彪从公用电话亭打来的电话,声音听着没异样,只说 “遇到点麻烦,稍后就到”。可这 “稍后”,成了永远的等待。 没人知道,他在那 15 分钟的路程里,到底遇到了什么 “麻烦”。 警方当天就炸了锅,启动一级响应,5000 名警力 12 小时内把 23 条可能路线翻了个底朝天,连玄武湖都拉网式打捞,可连一点痕迹都没找到。 后来 2013 年重启调查,用了人脸识别比对全国救助站数据,还是没线索,陈彪就像从南京城里 “蒸发” 了。 关于他的失踪,这些年说法从来没断过,但每个推测都透着谜团。 有人说他卷入了 “学术间谍” 风波。那会儿陈彪正在参与 “夸父计划” 论证,研究太阳风暴预警,这技术关系国家安全。 美国中情局解密文件里还提过,1993 年有 “学术交流团” 想接近他。 可反对的人说,南京军区驻地就在附近,防御那么严,境外势力想绑走一个院士,哪那么容易? 也有人猜是意外,比如突发疾病晕倒,或是被车撞了。可警方查了当天全市的交通事故记录,没一起跟陈彪沾边;玄武湖捞了好几遍,连个遗物都没有。 要知道 1993 年南京机动车没多少,真有车祸,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还有更离奇的,说他去执行 “秘密任务”,像 “两弹一星” 科学家那样隐姓埋名。 但中科院档案明明白白写着,陈彪当时的项目都是公开的,而且他都 70 岁了,哪还经得起长期机密任务的折腾? 最可惜的不是悬案没破,是他留下的学术遗憾。 陈彪是中国首台色球望远镜的研制者,建了全国太阳观测网,还提出过太阳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理论,比国际同行都早。 他失踪后,“太阳磁场与地球气候关联模型” 这些研究直接断了档,多少科研成果没能完善,成了学界的痛。 也因为他的失踪,国内科研机构才开始重视科学家的安全,以前觉得搞学术安全得很,可陈彪的事提醒所有人:哪怕是走在熟悉的路上,也需要更周全的保护。 如今 32 年过去了,陈彪还是没找到。他的办公室里,当年没写完的论文还摊在桌上,观测太阳的记录册夹着书签,仿佛主人只是出去接了个电话,随时会回来。 这个一辈子研究太阳的老人,最终却像一颗流星,突然消失在自己熟悉的轨道上。 他留下的不只是一个悬案,更是对科学精神的念想,还有对那个 “没说出口的麻烦” 的追问,或许某天,新的线索会出现,给这位 “中国太阳物理之父” 一个迟到的答案。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光明日报1993年《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陈彪院士下落不明》、科技日报2013年《陈彪院士失踪 20 年:科学界未解之谜》】
1993年,中科院院士陈彪在南京开会路上突然失踪,临行前,他曾叮嘱妻子说:“外头
春秋说史
2025-10-08 16:47:48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