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重庆渣滓洞监狱,陈然被铁镣磨得脚踝流血,却依然蘸着难友偷偷递来的墨水,在草纸上写下:“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这一年,他年仅26岁。 陈然的童年没什么光环,父亲在邮局当小职员,家里常为生计发愁。 可 1937 年 “七七事变” 后,随家人流亡宜昌的他,亲眼看见日军飞机炸塌民房,14 岁的少年攥紧拳头:“不能光看着!” 1938 年,15 岁的他钻进 “抗战剧团”,跟着成年人跑街头、贴标语、募捐,嗓子喊哑了就递传单。 有人劝他 “小孩子别凑危险的热闹”,他晃着手里的宣传册:“国难当头,哪分大小?” 1939 年,16 岁的陈然瞒着家人入了党。 后来考入重庆精益中学,他把党员证缝在衣领里,白天是埋头读书的学生,晚上就悄悄联络同志,校服口袋里总装着小纸条,记满要传递的秘密消息。 1947 年,中共重庆市委要办《挺进报》,陈然主动接下印刷和发行的活儿。 那时他在南岸狮子山粮服实验厂当管理员,白天对着账本算粮食,夜里却成了 “地下印刷工”。 为了不被发现,他把印刷机拆了藏在卧室地板下,每次开机前,先在门窗缝里塞满棉絮,怕机器的 “咔嗒” 声惊动楼下的特务。 他还琢磨着改进技术,用化学药水把蜡纸处理得更薄,印得又快又清楚,原本只印几百份的报纸,后来能印到 1600 多份。 这些报纸藏在粮袋、书本里,从工厂传到学校,从商铺递到码头,成了国民党统治区里 “烧不尽的火种”。陈然常说:“多印一份,就多一个人知道,咱们快胜利了。” 1948 年 4 月,叛徒出卖了《挺进报》,特务闯进陈然的宿舍时,他还在销毁党员名单。未烧完的报纸和印刷机被搜出来,25 岁的他戴上了手铐。 老虎凳、竹签钉手指,特务把酷刑用了个遍,陈然的手肿得像馒头,却没漏半个字。 在监狱里,他反倒成了 “主心骨”,和难友们办起 “狱中挺进报”,把外面的消息写在小纸片上,从这间牢房传到那间。 1949 年 11 月 27 日,国民党溃逃前发起 “11・27” 大屠杀,陈然被押往松林坡刑场时,还朝着难友们喊 “别害怕,胜利就在眼前!”,枪声响起时,他刚满 26 岁。 如今,他的《我的 “自白书”》躺在中小学课本里,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的雕像前,总有学生献花。 2009 年,陈然入选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那个曾把印刷机藏在卧室地板下印《挺进报》的年轻人,终究活成了自己心中 “照亮黑暗的光”。 有人说他傻,明知道往前一步就是危险,偏要迎着上;可陈然早就在诗里给出了答案:“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份藏在诗句里的信仰,哪怕过了 70 多年,依旧热得烫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陈然烈士传略》、《见证初心和使命的 “十一书”》、《我的 “自白” 书》】
1949年11月,重庆渣滓洞监狱,陈然被铁镣磨得脚踝流血,却依然蘸着难友偷偷递来
春秋说史
2025-10-08 19:44:28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