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76即将电弹测试,搭载隐身无人战斗机突防西太基地,美军最绝望的是,5万吨巨舰,中国3年能造出10艘 说真的,中国076两栖攻击舰要搞电磁弹射测试这事儿,往西太那边一放,美军怕是得拿着数据报表熬夜琢磨——这5万吨的巨舰压根没按“两栖舰”的老规矩来,硬是把航母的“撒手锏”装到了自己身上,还顺带把造舰速度提到了让人咋舌的地步。 咱先掰扯掰扯这电磁弹射,这玩意儿可不是谁都能玩明白的,美国当年搞福特级航母的电弹,砸了上百亿美元,花了20多年,结果刚服役那阵儿,每弹射400次就得出回故障,一天最多也就弹120架次,搞得船员都怕哪天弹到一半掉链子。 可中国不一样,马伟明院士团队搞的中压直流系统,硬是把这“电老虎”驯服了,故障率直接压到了每3200次才可能出现一次,能量转化率更是从美国的60%飙到了90%,更绝的是,人家还把这套系统塞进了常规动力舰体里,单次弹射也就耗34度电,比普通家庭三天的用电量还少,彻底绕开了“只有核动力才能搞电弹”的误区,这波操作,连美国的造船工程师都得私下里找资料研究。 再看076的硬件底子,近5万吨的满载排水量,甲板面积直接给到了13500平方米,比美国最先进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还大出半个足球场。别小看这多出的面积,加上那130米长的电磁弹射轨道,以前两栖舰只能起降直升机或者短距垂直起降战机,现在076直接能送攻击-21隐身无人机、歼-35隐身战机、空警-600预警机上天。 这可不是吹牛,福建舰早就用同款电弹系统测试过歼-15T和歼-35,2秒内就能把几十吨的战机从静止加速到300公里/小时,每分钟就能弹一架,日均弹射架次能到300架次,是福特级实际表现的2.5倍。 就拿攻击-21来说,这玩意儿隐身性能好,作战半径能到1500公里,挂着反舰导弹或者精确制导炸弹,既能单独执行突防任务,也能几十架集群出击,美军在西太的那些雷达站、补给点,怕是连它的影子都没看到,就得挨炸。 更关键的是,076没丢两栖舰的老本行,还保留着超大型坞舱,里面能塞下两艘726A气垫登陆艇,再带上50辆两栖战车和几百名陆战队员。以前打登陆战,得航母先派战机扫平岸防,再让两栖舰送部队上岸,环节多还容易出岔子;现在076自己就能搞定,头顶上有歼-35和无人机掩护,水下有登陆艇抢滩,等于把“空中掩护+火力打击+兵力投送”捏成了一个整体。 对比那些所谓的“正统航母”,076的性价比简直拉满——法国戴高乐号顶着核动力的名头,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蒸汽弹射器,故障比弹射架次还多,雷达探测距离才300公里,面对076覆盖400公里的S/X双波段雷达,跟睁眼瞎差不多;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更尴尬,6.5万吨的舰体只能靠F-35B垂直起降,载弹量砍了三成,航程缩水到800公里,跟076的歼-35比,简直就是“短腿选手”遇上了“长跑冠军”。 放到西太战场上,076就是美军基地的“麻烦制造者”。美军这些年在关岛、冲绳建了不少防御网,萨德反导系统、爱国者导弹、标准-6导弹堆了一堆,还号称能“拦截一切来袭目标”。 可面对076的无人机蜂群,这套系统大概率要失灵——50架攻击-11隐身无人机挂着反辐射导弹,从不同方向扑过来,先把雷达站、指挥中心敲掉,空警-600预警机在几百公里外盯着,一旦发现美军战机起飞,立马引导歼-35拦截,旁边的055大驱再发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跨越1000公里砸向敌舰。 整个流程下来,美军的防御网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撕开了口子。以前美军总说西太是“自家后花园”,现在076一来,等于给这花园开了好几个能随时进出的门,他们想关门都难。 最让美军坐不住的,还是中国造舰的“流水线速度”。别觉得“3年造10艘”是天方夜谭,看看075的建造节奏就知道了——从首舰下水到服役才2年,4年时间就造了4艘,这种速度在全球都是独一份。 这背后是模块化建造技术在发力,把军舰拆成一个个模块,比如舰体分段、动力系统、雷达设备,分别在不同工厂同步生产,最后像搭积木一样拼起来,效率直接翻番。 而且076的造价才30亿美元,比美国级两栖舰的38亿美元还便宜,南北两个船厂同时开工,一条生产线一年就能造3艘,4条生产线齐头并进,3年10艘完全没问题。 反观美国,造一艘福特级要5年,还老出各种故障,光是修复电弹系统就花了好几年;造一艘美国级两栖舰也要4年,成本还降不下来。 中国这边呢,常规动力+中压直流系统的组合既省钱又可靠,弹射轨道用的钨铜合金,寿命是美国的3倍,就算出了故障,换个模块只要15分钟,根本不耽误事儿。
俄罗斯终于明白了,要保护俄罗斯炼油厂,什么S-300,什么S-400防空导弹都没
【2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