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国如何让航天火箭生产进入流水线! 这是工业生产领域的一场真正革命。 俄罗

流水无情剑客 2025-10-09 06:49:27

俄媒:中国如何让航天火箭生产进入流水线! 这是工业生产领域的一场真正革命。 俄罗斯《今日中国》10月9日刊登专家德米特里·卡普斯京文章。 中国人将能像组装汽车一样轻松快速地组装运载火箭和卫星。 而且,中国人采用的正是其主要经济竞争对手——美国福特公司(流水线)和日本丰田公司(精益生产)所开创的生产原理。 传统上,全球航空航天业一直如此运作:飞船和运载火箭的部件需依据复杂的预测与生产进度表制造。 每枚火箭和每颗卫星都是手工打造的独特工程杰作。 但如今卫星和可重复使用火箭的需求正呈几何级数增长。 单个组装飞船已不再可行,需要流水线生产。 这就是中国设计的新模式运作方式。 它不再沿袭传统流水线推进零部件的方式,而是在最终组装阶段按需向供应商精准提取所需数量的组件。 “这是工业生产中的一场革命!” 中国建立了统一的数字平台,整合了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实验室和小型私营供应商。 该平台采用先进技术——云系统、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和数字孪生技术。 它充当了"数字公告板",同时也是该国航空航天业整个供应链的交互式控制面板。 该系统能实时识别瓶颈环节、发送缺件警报并实现数据即时共享,全程完全透明。 且无任何官员干预! 中国航天领域还拥有数座超级工厂。 这些由人工智能管控的巨型装配中心,可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快速切换多种火箭型号的组装任务。 只有这样中国人才能实现他们的“国网”和“ Qianfan”这两个超级项目——他们计划向轨道发射数万颗卫星,以提供互联网和电信服务。 例如,仅"千帆"计划就需要在2030年前发射1.5万颗卫星。 另一个中国项目是"鸿图-3"网络,由雷达和光学成像卫星组成。 为了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中国正迅速增加火箭发射频率。 虽然目前仍落后于美国,但这只是暂时的。 研究人员预测,到2045年轨道发射的有效载荷总量可能达到每年17万吨的惊人规模。 然而已无人怀疑中国将成为主导者:因为与美国不同,中国实现了所谓的生产"规模化"。 也就是说,SpaceX仍然像苏联时期一样单件生产火箭。 中国人可以轻松生产数百甚至数千枚火箭——掌握新的生产原则后,就能无限扩大规模。 #全民科普在行动#

0 阅读:3

猜你喜欢

流水无情剑客

流水无情剑客

关注我,来关注体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