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被中国捷足先登,特朗普豪掷61亿美元,要和中俄争夺“新战场”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芬兰总统斯图布在白宫,达成了一项特殊协议——美国将豪掷约61亿美元,向芬兰采购11艘破冰船,同时批准相关谅解备忘录。其中芬兰负责建造4艘,美国在芬兰的技术协助下于本国船厂打造7艘,且目标明确地要在2028年交付首艘。 特朗普此举,看似是一场普通的采购,实则暗藏着深层次的战略意图。路透社分析称,这一动作将显著加强美国在北极的“国家安全”布局。而彭博社更是直言不讳,指出其矛头直指中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北极地区的战略价值、科研价值以及资源价值,如同被解封的宝藏,急剧攀升。曾经因冰层阻隔而难以涉足的北极海域,如今破冰船成为了探索与开发的关键“钥匙”,美国自然不愿在这场新的资源与战略争夺中落于人后。 然而就在不久前,中国的“雪龙2号”“极地号”等四艘科考船现身北极海面,完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任务——全球首次载人与无人潜水器极地水下协同作业,同时还实现了中国首次在北极极地冰区的载人深潜。 这本是一次遵循国际法、旨在推动人类对北极认知的正常公海科考活动,早在上月就已圆满收官。 然而,美国却如惊弓之鸟,至今仍对此高度紧张、密切关注,其背后的心理不难揣测:生怕中国在北极的开发与利用中抢占先机,动摇其在全球的所谓“领导地位”。 芬兰,作为全球破冰船行业的领军者,约八成现有破冰船的设计出自其公司之手,六成在其船厂建造。而美国对北极的野心由来已久,特朗普甚至曾大声疾呼,要采购多达40艘新型破冰船,以此对抗中俄在北极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实际上,中国一直强调,自己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参与北极事务始终秉持“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愿意与各方携手共进,共同推进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 然而,美国却置若罔闻,一心妄图独霸北极,肆意打压他国在该地区的正当参与权益。这种霸权行径,不仅违背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注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不光彩的一笔。
重磅突发:特朗普宣布从11月1日起,将对中国产品加征100%的关税,而且将于11
【554评论】【2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