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不用洗了,因为岛上民进党公开说:它们就是日本人!9月17日媒体报道,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直接对台湾光复表态,那就是台湾不应该有抗日胜利光复节,因为它们这些人当时就是日本人,郑丽文被气得怒怼:当“亡国奴”当上瘾了吗? 台湾自1895年起落入日本殖民统治长达50年。那段时期,日本推行同化政策,强制岛民改用日语,姓名也需日本化,学校教育灌输天皇崇拜。经济上,台湾被当作原料供应地,劳工在糖厂和矿山劳作,条件恶劣,疫病频发。抗日力量虽弱,却从未熄灭,如雾社事件中,原住民武装起义,袭击日方据点,造成数十人伤亡。日本镇压残酷,动用毒气和飞机轰炸,幸存者多被处决。这段殖民史留下的创伤,深刻影响岛上社会结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后,同盟国指定中国战区接收台湾。10月25日,受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举行,陈仪代表接收,日方官员交出印信。全岛恢复汉字标牌,居民重拾传统服饰,标志着50年殖民结束,台湾回归中国版图。次年,10月25日定为光复节,放假纪念。这一天象征民族耻辱洗刷,岛民从次等公民转为平等一员。 光复后,台湾社会逐步重建,但身份认同问题渐显。国民党迁台后,光复节成为法定假日,强调两岸血脉相连。2000年民进党首次执政,便取消光复节放假,改为内部活动,理由是“避免政治争议”。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进一步淡化纪念,课纲调整减少抗日内容,增加日本殖民“现代化”描述,如铁路和水利工程的贡献,却忽略劳役强制和文化压制。这类做法被视为去中国化策略,旨在弱化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历史纽带。近年来,民进党推动“转型正义”,拆除中正纪念堂铜像,改名街道,表面上清理威权遗毒,实则回避光复回归的核心事实。岛内老一辈忆起当年街头欢庆,年轻一代却在教科书中接触到模糊叙述,导致认同分裂加剧。 2025年9月16日,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在直播节目中公开表态,称1945年日本投降后,麦克阿瑟命令蒋介石代表同盟国接收台湾,而非中国政府,因此“没有什么台湾光复节,不要黑白讲”。他引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强调台湾地位“悬而未决”,并暗示岛民当时属日本人身份。这番言论迅速传播,岛内媒体争相报道,标题多以“否认光复”开头。徐国勇作为党内高层,曾任内政部长,对历史议题敏感,却选择在光复节恢复放假前夕发声,时机耐人寻味。民进党发言人吴崢次日澄清,这是“个人历史解读”,不代表党方立场,但舆论已视之为官方暗示。徐国勇的说法忽略了受降仪式的法理依据,也无视岛民在抗日中的贡献,如台湾青年加入大陆游击队,参与东南亚战场。 国民党阵营反应激烈。立委郑丽文第一时间发声,斥责徐国勇“当亡国奴当上瘾了”,指其言论侮辱抗日先烈,抹杀岛民回归祖国的喜悦。她强调,台湾总统赖清德若纵容此类表态,该自问是哪国元首。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议会质询,列举殖民时期强制征兵数据,指出20万台湾人被送往前线,阵亡率高达30%。台北市长蒋万安则在市政会议后回应,质疑民进党是否视台湾为日本殖民延续。赵少康更直言,徐国勇扭曲历史,沾沾自喜于次等地位,等于数典忘祖。蓝营集体行动,推动光复节相关立法,确保10月25日放假一天。这些回应不只停留在口头,还延伸到街头集会,国民党青年团分发传单,呼吁守护民族记忆。 岛内舆论如潮水般涌来。中时新闻网发起网络投票,截至9月17日晚,1.2万人参与,96%网友不赞成徐国勇观点,仅3%同意。评论区充斥“我要光复节,我要放假”的呼声,有人直指“连历史都不承认,岛上还有救吗”。大学教授管中闵批评,徐国勇为恋殖分子,幻想仍为日本子民,等于民族败类。郭正亮在政论节目分析,此言论份量重于发言人,暴露民进党“台湾地位未定论”的野心。媒体社论指出,民进党借美在台协会鼓吹未定论,顺势附和,实为拉拢外部势力。教育界担忧,课纲若继续淡化抗日,年轻一代将遗忘雾社起义和台湾义勇队等事迹。企业界也表态,历史争议影响投资信心,呼吁回归事实。 大陆方面回应强烈。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民进党淡化光复意义,是对两岸同胞抗日牺牲的亵渎,台湾光复彰显中国领土完整。北京日报评论,徐国勇言论刷新无耻下限,为台独找借口,必遭唾弃。两岸媒体对比报道,强调开罗宣言明确台湾归还中国,日本投降书承认此点。岛内亲中团体如统派组织,举办研讨会,邀请历史学者讲解受降档案,证明光复的法理基础。这场跨海争议,进一步凸显民进党历史观的孤立,96%岛民反对率显示,其去中国化策略已失民心。
这是台湾地下党员张志忠年轻时的照片,他被捕后受了4年酷刑,妻儿也为他而死,国民党
【7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