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国清空7307亿美元美债,第二天我们自己的出口企业,大概率就接不到一张新订单...... 今年7月报道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降到了 7307 亿美元,这是连续 6 年慢慢减持后的结果。 很多人觉得美债是 “烫手山芋”,想一次性清空,却没仔细算过背后的连锁反应。 有一个关键问题:中国为啥要买美债?其实不是主动想帮美国,而是外贸生意的现实需求逼出来的。 咱们每年出口几千亿美元的商品,收回来的大多是美元,这些美元在国内没法直接用来发工资、付原材料货款,总不能让它躺在账户里贬值。 在全球金融市场里,美债就像个 “安全保险柜”,不仅能赚点利息,需要用钱的时候还能随时换成现金,这也是各国愿意持有美债的重要原因。 但美国这些年的操作越来越让人不安。 2022 年冻结俄罗斯数千亿美元海外资产的事,让所有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都提心吊胆。 中国减持美债,就是担心把 “家底” 放在别人手里不安全,可这事儿急不得,得慢慢来。 美债市场看着规模大,一天能成交一万多亿美元,可 7307 亿美元可不是个小数目,要是一下子全抛出去,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颗炸弹。 美债价格会立刻暴跌,咱们卖债换回来的美元,可能一下就缩水 20% 以上。 这些钱可是国家的 “硬通货”,要用来从沙特买石油、从荷兰买芯片,还得靠它稳住人民币汇率,一旦缩水,损失的都是咱们自己的利益。 外资要是看到中国大规模抛美债,会觉得中国要和美国 “金融脱钩”,担心风险太高,就会可能把钱从中国撤走。 所以不能一下子全部抛售也是出于对自己国家的稳定考虑,但我国也并非毫无准备。 如今在结算方面,咱们也在逐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中国央行推动的 CIPS 跨境支付系统,2025 年 8 月的数据显示,已经有 176 家直接参与者,业务覆盖 128 个国家,比 2015 年刚上线时增长了近 8 倍。 现在和沙特做石油生意,已经可以直接用人民币结算,2025 年一季度,中东石油人民币结算量突破 1 亿吨,同比增长 60%。而且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这些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越来越火。 2025 年 10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 45%,这些产品靠的是技术优势赚钱,不像传统出口商品那样害怕汇率波动。 其实,不清空美债不是胆小,而是把账算得明白。 保住手里的资产不缩水,护住千万工人的饭碗,比一时的 “痛快” 重要得多。 现在咱们手里的外汇储备更安全,跨境交易的货币选择更自主,出口的产品竞争力更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底气。 所谓的 “金融核弹”,从来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中国慢慢调整美债持仓,走的是稳扎稳打的路子。 这不是妥协,而是大国打理家底的智慧 —— 把自己的日子过稳了,比什么都重要。 (信息来源:东方财富网——7月减持257亿美元 中国美债持仓再创新低)
美国一直盯着中国手里的美债,希望中国能大规模抛售,但中国并没有按他们想的来。
【13评论】【10点赞】
帮你看国际
一看就是美国的狗写的狗屎文
梨木
狗屁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