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南京的治安都到这个地步了吗?国庆期间,大量来南京游玩的游客,把行李放在鸡鸣寺路边,或者其他地方,自己就头也不回地去游玩了。 国庆假期,南京街头出现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在鸡鸣寺这样的热门景点外围,游客的行李箱和背包从最初零零散散的一两个,慢慢堆成了一整排。 它们就那样静静地放在路边,从早到晚,数量只增不减,但奇怪的是,没人去管它们,也没人丢失。 这一幕,让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对南京的安全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也无意间成了一次有趣的社会实验。 游客把行李随手放在路边,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特别大胆或者完全不担心丢失,实际上,如果要自己拎着沉重的行李去那层层的台阶,确实很累,而且很不方便。 而附近几乎找不到官方寄存点,这种情况下,路边暂时放行李,反而是最方便的选择。 第一个游客这么做后,起到了示范作用,后面的人看到,觉得行得通,也就纷纷跟着放了,慢慢地,这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大家都明白,拖着行李太累,而被偷的概率非常低。 可是,本地人看到这一排排整齐的大包小包,明显觉得很难理解,南京确实是一个安全的城市,但貌似还没安全到放在路边不管的地步,至少本地人可不敢这样。 这个强烈的反差,让事情显得特别有意思,游客们满心欢喜,把这段经历当成南京安全的“活广告”;而本地人则心里嘀咕,是游客太信任城市安全,还是纯粹侥幸心理作祟。 那这些行李为什么没被偷呢?答案很现实,真正起作用的,是技术和法治共同构建的一张无形安全网。 现在的城市几乎到处都有监控摄像头,不管是在街道、商场还是景区,几乎每个角落都在被记录,任何异常的举动,哪怕只是试图动别人的行李,都会被摄像头拍下来。 而在法治社会里,为了一个行李箱里有限的财物去冒坐牢的风险,成本远远高于收益,这本身就是最强的约束。 就像网上有人开玩笑说的,现在走在街上,其实真正可能出问题的,也就是那些随处可见、没什么价值的废纸箱和空矿泉水瓶了。 信源:江苏新闻
这下好了不止南京,全国人民都知道你的职业了!就因为游客李女士一家在地铁讨
【97评论】【6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