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沈阳,“大汉奸”夏文运被按在审问室,刚骂完他“卖国贼”,他突然掏出块磨

阿皮历史库 2025-10-15 10:01:51

1950年沈阳,“大汉奸”夏文运被按在审问室,刚骂完他“卖国贼”,他突然掏出块磨破的情报笔记:“我用八字灭过两万日军!” 抓他的人全愣了。     夏文运,大连金州人,他十三岁就考进旅顺师范,次次第一,十九岁被选去日本留学,后来还考上了京都帝大的硕士,在当年整个金州都是独一份的出息。     1931年“九一八”的炮声响起来时,他刚回国当大学教授,学校就被日军搅散了。     老家被占,爹娘只能靠捡破烂过活,他连寄钱都没处寄,饭都快吃不上了。     经人牵线,他进了伪满洲国的机关做事,没想到因为日语好、学问深,被日军情报课长和知鹰二看中,拉去当了贴身翻译。     这差事一接,“汉奸”的骂名就像烂泥似的粘在身上,甩都甩不掉。     老家的人往他家门口扔烂菜叶,以前的同学见了他扭头就走,背地里骂他“狗腿子”。     1935年,日军想拉拢桂系军阀李宗仁,派和知鹰二去广西游说,夏文运跟着当翻译。     几次见面下来,李宗仁看出了门道,这“汉奸翻译”不像真跟日本人一条心。     后来李宗仁找机会跟他深谈,一番话戳中了他的痛处。     夏文运当场掉了眼泪,就这样,他成了李宗仁的秘密情报员,化名“何益之”,因为“夏”和“何”在日语里发音近,就算被查也不容易露馅。     李宗仁要给报酬,他摆手拒绝,说自己是为国家做事,不是为钱。     从那以后,夏文运成了藏在日军心脏里的尖刀。     和知鹰二信任他,开情报会从不避着,连土肥原贤二、冈村宁次这些大官开会,都让他当翻译。     他把听到的情报记在小本子上,有的用密码画成符号,有的写成日语谐音,外人根本看不懂。     1938年春天,台儿庄那边打得天昏地暗,两万多日军直逼徐州门户。     李宗仁手里的兵多是杂牌军,有的枪里就几发子弹,好多战士还扛着大刀上战场。     北线的庞炳勋部守得快撑不住了,电报一封接一封求援,可南线也被鬼子咬着,实在抽不出兵。     李宗仁急得满嘴燎泡,夜里对着地图叹气,烟卷扔了一地。     就在这时候,上海发来一封密电,是夏文运送出来的,电文就八个字:“日军南动而北不动”。     看到这八个字,李宗仁猛地一拍桌子,他立马下令,把南线能打的张自忠第五十九军调去北线,连夜赶路支援庞炳勋。     日军南北会师的算盘彻底破碎,最后以损失两万多人的代价,被迫撤退了四十五千米。     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第一个大胜仗,全国老百姓都敲锣打鼓庆祝,可没人知道,这背后最大的功臣是那个正被骂“汉奸”的夏文运。     抗战那几年,夏文运送出去的情报数不清。     日军进攻武汉的兵力分布、“扫荡”华北的时间路线、甚至鬼子军火库的位置,全被他摸得清清楚楚偷偷传出来。     抗战胜利了,勋章挂在了别人胸前,夏文运的“汉奸”骂名却没甩掉。     1946年,军统特务闯进他家把他捆走,一关就是八十三天。     还是李宗仁听说后,从南京赶到上海拍着桌子跟军统理论,说他是国家功臣,才把他救了出来。     可麻烦没彻底结束,新中国成立后,清查历史遗留问题时,有人记着他当过日军翻译,又没纸面上的组织关系和立功依据,1950年沈阳开展清查时,他又被带了进来,才有了审问室里的那一幕。     夏文运举着那本磨破的笔记,反复说里面记的都是日军情报,让他们去查,去问当年打台儿庄的老兵。     审讯员赶紧把笔记送去核实,真相大白后,审问室里的人都沉默了,没人再叫他“汉奸”。     2002年,地方史志办编撰的《人物志》把他列入著名爱国者名单,2018年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还正式把他增列为“谍报英雄”,这桩冤案才算彻底昭雪。

0 阅读:0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