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1月,杨开慧出殡当天。突然,三岁的儿子毛岸龙拼命往棺木上爬,哭喊着:

熹然说历史 2025-10-15 23:48:01

1930年11月,杨开慧出殡当天。突然,三岁的儿子毛岸龙拼命往棺木上爬,哭喊着:“我要找妈妈,我要妈妈!”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孩子的哭声感染了…… 1930年11月的板仓,秋雨连绵。简陋的棺木前,三岁的孩子拼命往上爬,撕心裂肺地喊着要妈妈。这个孩子叫毛岸龙,他的母亲杨开慧刚刚为革命献出了29岁的生命。很多人知道”我失骄杨”这首词,却不知道那个在母亲出殡时哭喊的孩子,后来经历了什么。 说起杨开慧,不少人只知道她是毛泽东的妻子,其实她本身就是一位了不起的革命者。1901年出生在长沙板仓的书香世家,父亲杨昌济是著名教育家。那个年代女孩子读书可不容易,但杨家开明,七岁就送她进学堂,成了中国第一批女学生。 1913年父亲到湖南第一师范教书,家里常有学生来访,其中就有毛泽东。1918年全家搬到北京,毛泽东也在北大图书馆工作,两人接触更多了。杨开慧读了很多进步书籍,思想越来越开放。1920年父亲去世后,她回到长沙,当年冬天就和毛泽东结了婚,婚礼简单得很,六块大洋请了顿饭,不坐花轿不拜堂。 婚后她加入青年团,1921年入党,成了最早的女党员之一。那时候她不光是妻子,更是战友。毛泽东办文化书社缺钱,她说服母亲拿出父亲的奠仪费,还劝大姨妈拿出一百银元支持。她负责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经常跟着毛泽东四处奔波,先后生了三个儿子。 1927年8月,毛泽东去组织秋收起义,她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板仓老家。谁能想到,这一别就是永别。接下来的三年里,她一个人拖着三个孩子过日子,老大毛岸英八岁,老二毛岸青七岁,老三毛岸龙才三岁。生活艰难不说,她还坚持搞地下工作,翻山越岭发展组织。 1929年她看到报纸报道伍若兰被杀害示众,就知道自己早晚也会有这一天。她写信给堂弟,托付他将来照顾孩子和母亲,但信写好了也寄不出去,只能藏在墙缝里。1930年10月24日,敌人终于找上门来,把她和八岁的毛岸英一起抓进监狱。 在狱中敌人严刑拷打,要她公开与毛泽东脱离关系,只要点个头就能活命。但她说得很干脆,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她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她还说死不足惜,只希望革命早日成功。11月14日下午,长沙识字岭刑场,29岁的杨开慧英勇就义。 当天夜里,板仓的乡亲们冒险赶到刑场,找到遗体用白布裹着抬回来。按照她生前的交代,不办流水席不请道士,只买了副薄棺材收殓,准备安葬在棉花坡上。 出殡那天,亲友们都来送行,气氛悲痛压抑。三岁的毛岸龙这些天一直哭着要妈妈,外婆只能骗他说妈妈快回来了。当棺木摆在堂前,小岸龙突然明白了什么,他从外婆怀里挣脱,拼命朝棺木爬去,小手抓着棺材边缘,嘴里喊着要找妈妈。 孩子哪里懂得生死,他只觉得妈妈睡着了,爬上去就能叫醒她。他哭得声音都嘶哑了,小脸涨得通红,眼泪止不住地流。八岁的毛岸英红着眼睛过去抱住弟弟,七岁的毛岸青也扑过来,三兄弟抱成一团。在场的人没有不落泪的,这哭声太让人心碎了。 杨开慧牺牲后,三个孩子跟着外婆生活。但敌人还在盯着,为了安全,舅妈李崇德护送他们去上海投奔叔叔毛泽民。为防暴露,三兄弟改了名字,毛岸英叫杨永福,毛岸青叫杨永寿,毛岸龙叫杨永泰。 1931年初,三兄弟进了上海的大同幼稚园,这是地下党秘密办的,专门收养烈士遗孤。毛岸英给叔叔写信说,岸龙身体弱,夜里常尿床,他每天半夜都要起来照顾弟弟,有时小岸龙做噩梦喊妈妈,他要拍着弟弟哄他睡。 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1931年5月,因为顾顺章叛变,上海地下党遭到破坏,大同幼稚园也暴露了。有天晚上巡捕来搜查,用警棍敲打床头,正好敲在毛岸龙床上。小岸龙被吓醒,看到几个凶神恶煞的人,吓得大哭。一个巡捕恼了,用手指狠狠戳了他的头。那几天他本来就发烧感冒,这一吓病情加重,上吐下泻。 关于毛岸龙的结局,说法不一。有的说他在大同幼稚园被解散后失踪了,有的说他生病去世了。1968年中央专门派人调查,查阅了广慈医院的记录,确认他是1931年5月在医院病逝的,年仅四岁。那个在母亲出殡时哭喊着要妈妈的孩子,在人间只留下了一张在大同幼稚园拍的照片。 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后来流落街头,当过报童,做过小工,受尽苦难。毛岸英后来回忆说,除了没给资本家当干儿子和偷东西,《三毛流浪记》里的经历他们都经历过。1936年在董健吾等地下党人帮助下,两兄弟才得以去苏联学习。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见到了分别19年的父亲。毛泽东让他脱下洋装,跟着劳模吴满有下地种田,手上磨出了厚茧。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报名参战,当年11月25日在美军空袭中牺牲,年仅28岁。有人建议运回遗体,毛泽东拒绝了,说不能搞特殊。 从杨开慧的牺牲,到毛岸龙的夭折,再到毛岸英的战死,这个家庭为革命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那个在棺木前哭喊的三岁孩子,他的声音定格在了历史里。今天回看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触?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0 阅读:2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