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出的那份声明,根本不是什么“抗议”,而是北京动

史鉴奇谈 2025-10-16 09:06:41

10月14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出的那份声明,根本不是什么“抗议”,而是北京动用《反外国制裁法》之前的最后一份书面警告!   先看声明里说的“坚定支持会员单位”,这话可不是空喊口号。最近安世半导体不是正跟荷兰那边掰扯吗?协会这话就是明着给安世打气:你尽管去维权,别担心背后没人,国家层面会给你托底。   再品品“反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这句,看似是泛泛而谈,实际上就是指名道姓说给荷兰听的。这些年美国总拿“国家安全”当借口,逼盟友搞半导体限制,现在荷兰好像也想跟着凑这个热闹,协会直接把话挑明:别学美国那套栽赃陷害的把戏,这套在我们这儿不好使,趁早收起来。   最关键的是那句“将持续关注事态发展”,千万别当成常规场面话。这根本就是在下最后通牒,意思特别明确:我们的耐心就这么多,现在给你留着余地,要是还不收手,这事就不是行业层面能解决的了,下一步就得上升到国家层面来处理。   要知道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可不是随便说话的主,背后站着整个国内半导体产业,更连着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方向。这次主动发声,肯定是摸清了前因后果,也做好了后续准备,才敢放出这么有分量的话。   荷兰那边最近的动作确实不寻常,先是跟着美国调整半导体设备出口政策,后来又对一些企业的正常合作指手画脚,这已经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了。安世半导体作为行业里的重要玩家,遇到不公平待遇,协会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而且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本来就够紧张的,大家都盼着能稳定合作,荷兰要是真跟着美国走,搞单边限制,最后损害的不光是中国企业的利益,连荷兰自己的半导体产业也得受影响。要知道中国可是全球重要的半导体市场,不管是设备需求还是消费能力,都是荷兰企业不能忽视的。   协会这次发声明,也是在给荷兰留面子,先通过行业对话的方式提醒对方,别一条道走到黑。要是荷兰听不进去,真把事情闹大,那中国启动《反外国制裁法》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到时候可就不是发声明这么简单了,相关措施一落地,荷兰半导体企业的损失恐怕就不是小数目。   再往深了想,中国这些年在半导体领域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同时也没关上合作的大门,始终愿意跟各国企业在合规框架下好好合作。可有些国家偏偏不珍惜,非要搞技术封锁、市场限制,这不符合全球产业链共赢的原则,也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协会的声明其实也是在传递一个态度:我们尊重各国的合理政策,但绝对不接受借“国家安全”之名搞贸易保护,更不允许别人损害我们的合法权益。现在是先礼后兵,给对方一个纠正的机会,要是不把握,那后续的应对措施肯定会让对方后悔。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一份行业声明吗?没必要过度解读。但了解中国做事风格的人都知道,我们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不会随便放出狠话。一旦行业协会出面表态,尤其是提到“持续关注事态发展”,那背后肯定已经有了完整的应对预案,就等对方的反应了。   安世半导体这边,有了协会的支持,接下来维权也更有底气。而荷兰那边要是聪明的话,应该能读懂这份声明里的警告意味,赶紧调整方向,别再跟着美国瞎折腾。毕竟半导体产业讲究的是全球协作,互相拆台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要是荷兰还执迷不悟,真等中国动用《反外国制裁法》,那可就不是行业之间的摩擦了,很可能会影响到两国在更多领域的合作。到时候荷兰企业想再回到之前的合作状态,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这份声明,表面上看是行业层面的表态,实际上是国家意志在行业领域的体现。既给了对方台阶,也亮明了自己的底线,这可不是简单的“抗议”,而是带着明确警告意味的最后通牒,就看荷兰能不能接得住、悟得透了。要是接不住,后续的连锁反应,恐怕不是荷兰半导体产业能扛得住的。毕竟中国市场的分量摆在那儿,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不是随便哪个国家的企业都能承受的。

0 阅读:31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