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让我滚出中国!”2022年,加入日本国籍的乒乓球天才张智和,准备回到老家四川祭祖,却遭到了众多父老乡亲的强烈抵制。 一个在日本出生长大的少年,父母都是四川人,却因为改换国籍和赛场上的言行,让自己陷入了两头不讨好的境地。当他想要回到祖辈生活的故土祭祖时,迎接他的不是欢迎,而是抵制。这个故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恩怨纠葛? 张本智和2003年6月27日出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父母均来自中国四川省。父亲张本宇原名张宇,曾效力于四川省队,母亲张本凌原名张凌,是原中国国家队队员,参加过199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98年,张宇和张凌夫妇离开成都前往日本仙台一家乒乓球俱乐部工作。 从两岁开始,张智和就接触乒乓球。在父母的严格训练下,他的球技突飞猛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参加日本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小学组比赛,连续六次夺冠创造了日本历史。这个成绩让日本乒坛震惊,媒体开始将他称为”天才少年”。 2013年,张智和申请加入日本国籍。2014年3月,他与父亲、妹妹正式加入日本国籍,并将姓氏从”张”改为日本姓”张本”。那一年他只有十岁。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为日后的争议埋下伏笔。 2016年,在南非开普敦举办的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上,张本智和夺得男子单打和团体冠军,以13岁又163天的年龄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世青赛单打冠军。2018年,年仅十五岁的他在国际乒联总决赛中击败中国选手林高远,获得男单冠军,成为该赛事史上最年轻的男单冠军。 真正让张本智和引发巨大争议的,是他在比赛中的言行。每当对阵中国选手时,他都表现得异常亢奋,得分后会握紧拳头大声吼叫。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表示:“我不是中国人,我是一个真正的日本人。代表日本队战胜中国队,是我最大的心愿”。这番话经媒体报道后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面对中文媒体的采访,张本智和坚持用日语回答。2015年底,他曾在上海曹燕华乒乓学校进行过训练,与同龄球员过招,成绩是1胜7负,其中还输给了一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这说明他并非不懂中文,而是选择性地回避。 网络上流传着张本智和想要回四川祭祖的消息。有报道称,当地族人对他的回归持抵制态度,认为他既然选择了日本国籍,就不应该再回来祭祖。有人直言:“你都是日本人了,你回来做什么?滚出四川”。不过也有媒体对这一消息的真实性表示质疑,认为张本智和小时候经常回四川探亲,不太可能突然被拒之门外。 据报道,张本智和及其家庭曾提出回到中国四川省队进行训练的请求,希望提高竞技水平。这一请求被中国乒乓球协会拒绝。消息传出后,网络上的讨论再次升温。 2024年巴黎奥运会,张本智和身兼三项参赛。混双首轮1-4不敌朝鲜组合,男单1/4决赛被樊振东3-4逆转,男团铜牌赛日本队2-3不敌法国,他三项颗粒无收。更引发争议的是,据日媒报道,奥运会前张本智和曾参拜东乡神社。东乡神社供奉的东乡平八郎是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参与者。这一行为让中国网友极度愤怒。 2024年10月,在亚洲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张本智和3比1击败中国选手林诗栋,首次夺得亚锦赛男单冠军,这也是日本乒乓球队时隔50年再次获得该项冠军。但一个月后的WTT福冈总决赛决赛,他0比4不敌王楚钦,第三次获得亚军。 2025年,张本智和在WTT美国大满贯男单比赛中闯入决赛,成为首位打进WTT大满贯赛单打决赛的日本选手,但决赛不敌王楚钦。8月,在WTT横滨冠军赛男单决赛中,他4比2战胜王楚钦,时隔3年再夺冠军赛男单冠军,终结了对王楚钦的单打8连败。 张本智和的故事折射出一个复杂的现实:国籍可以改变,但血脉和文化认同却难以割舍。他在赛场上的表现引发的不仅是体育竞技层面的讨论,更涉及民族情感、历史记忆等深层问题。在两国之间,他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输了被日本人骂”滚回中国”,想回四川又被乡亲抵制。 一个人可以选择国籍,但无法选择血统。张本智和的经历让人思考:当个人选择与民族情感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平衡?他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关于根与归属的讨论,也远未结束。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