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赛尔维亚总统正式宣布! 10月17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站在隧道口鼓掌欢呼,宣布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花环隧道右洞正式贯通。这条全长3.5公里的隧道,不仅是塞尔维亚最长的公路隧道,更是中塞友谊的又一块实打实的里程碑。说白了,这可不是简单挖通一条山体,而是把中国基建的速度与质量,又一次刻在了欧洲地图上。 武契奇在隧道口鼓掌的样子,眼里亮得像有光——这哪是普通的工程贯通,分明是他盼了四年的“经济解药”。自从2021年项目开工,这位总统硬是往工地跑了五次,光2024年就去了三回,每次都要戴着安全帽钻进隧道深处,摸一摸刚喷好的混凝土,问一问工人“还有什么难处”。有次视察遇上雨天,山路泥泞沾了满裤腿,他却笑着跟中国工程师说:“你们挖通的不是石头,是塞尔维亚北部的活路。” 这话里藏着太多委屈和期待。武契奇刚上台那阵,塞尔维亚正陷在经济低谷,斯梅代雷沃钢厂濒临倒闭,五千多工人等着吃饭,欧洲的资本要么狮子大开口,要么干脆不愿接手。是中国企业带着资金和技术赶来,不仅保住了工厂,还把年产量提了三成,现在钢厂的钢材正源源不断用在匈塞铁路的建设上。那件事让武契奇彻底认准了中国:“他们不玩虚的,说保岗位就保岗位,说建铁路就按时通车。” 这次的花环隧道,更是块没人敢接的“硬骨头”。隧道要横穿弗鲁什卡戈拉国家公园,山体全是破碎的围岩,一挖就掉块,还老有淋雨似的渗水,稍不留神就会坍塌。欧洲几家基建公司来看过,要么报出天价,要么直说“五年内别想贯通”。武契奇咬着牙找了中国路桥,没想到中方直接拉来80多台大型设备,两支队伍24小时轮班挖,还装了人员定位、气体报警的“安全三件套”,硬是把最难啃的路段提前突破了。 他太清楚这条隧道的分量了。以前伏伊伏丁那到西塞尔维亚,翻山要走30分钟盘山公路,物流车一天跑不了两趟,弗鲁什卡戈拉的好风景也藏在山里没人来。等2027年隧道全线通了,车程能压到5分钟,货运成本砍半,游客来了也方便,沿线的小镇都能跟着富起来。武契奇在贯通仪式上举着话筒喊:“这是北部的新动脉!”声音里的激动,连站在后排的当地村民都听得清清楚楚。 有人说他“太依赖中国”,武契奇根本不搭理。匈塞铁路就是最好的回答——这条中国高铁第一次闯进欧洲,不仅通过了欧盟最严的TSI认证,通车三年多载了1200多万人,贝尔格莱德到诺维萨德的通勤族再也不用挤旧火车了。这次的花环隧道,中方同样遵循“中欧规范融合”的原则,质量标准比欧洲要求还高。武契奇心里跟明镜似的:“依赖靠谱的朋友,总比求着不靠谱的人强。” 这些年他见多了欧洲的双重标准:自己搞基建拖沓,却对中企指手画脚;嘴上喊着“合作”,暗地里却给技术交流设卡。可中国企业只用事实说话:钢厂救活了,铁路通了,现在最长的隧道也挖通了。武契奇在隧道里摸着冰凉的岩壁说过:“中国朋友的承诺,比这山体还结实。” 现在隧道右洞通了,左洞下个月也能挖通,武契奇又开始盘算下一步:跟中国谈能源合作,还要把工业园区建到隧道出口附近。他要的从来不是“面子工程”,是能让塞尔维亚人吃饱饭、能发展的实在东西。那些刻在隧道里的每一米进度,其实都是中塞之间“说一不二”的信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塞尔维亚总统一句话戳中人心10月17日,塞尔
【1点赞】
碱性脾气
就是不知道总统一换是不是另外一个说法。
用户10xxx54
喂饱之后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