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没用了? 考研人数暴跌50万, 找工作不如本科,3大原因成关键! 考研人数暴跌86万, 学历神话破灭, 年轻人为何集体转身? 2025年考研人数又少了五十万,加上去年降的三十六万,两年总共少了八十六万人,不是大家突然不卷了,是不少人开始算实际账了,读研花的钱、耗的时间,换不来好工作,双非学校的硕士,就业率还不如本科生,有人投了一千二百份简历,连个面试都没等到,同专业的本科生,反倒拿了两个offer,工资还高两千块。 现在企业招人特别挑,清北复交或者海外名校的毕业生,直接开高薪,普通岗位反而更爱招本科生和大专生,因为他们踏实,愿意干,不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有个连锁餐饮公司,区域运营岗明确说优先招本科生,理由很简单,他们肯下店,不怕脏不怕累,双非硕士卡在中间,高不成低不就,HR都说,你这学历跟大号本科差不多。 读研花钱越来越多,金融、计算机这些专硕,一年学费就得五六万,MBA读三年,至少三四十万,时间更耗不起,不少人考两次三次,二十八九岁才毕业,找工作时企业一看年龄,心里就犯嘀咕,同龄人早当上主管,存款也攒了不少,你还在还贷款写论文,家里人也开始算账,这钱花得真值吗,不如早点上班,多挣几年。 研究生教育问题不少,导师像老板,学生像免费干活的,论文是学生写的,署名却是导师的亲戚,课程内容还停留在过去,市场营销专业讲的还是传统广告,根本不提直播带货和私域流量,关系户挤占资源,领导的孩子保研、拿奖、提前毕业,普通学生熬大夜做项目,反而被晾在一边,这种不公平让人觉得,再怎么努力也没用。 学历没死,但只对少数人有用,医生、律师、高校老师、顶尖理工科,这些行当还是认硕士,但不是所有硕士都值钱,清华计算机、北大法硕、协和医学,这些才真管用,市场正在淘汰那些泛滥的文凭,以前一张硕士证能当敲门砖,现在得看它到底有多硬,学历通胀结束了,拼的还是真本事。 年轻人对体制内和高学历的信任慢慢没了,2024年有985毕业生送外卖,清北博士去社区上班,学历的光环越来越薄,教育部也动手了,2025年搞研究生培养质量年,一口气取消了37个不合格专业,政策在改,市场在变,年轻人也看明白了。 读研不是躲现实的借口,也不是考上就完了,三年里你到底长了什么本事,会不会自己想问题,能不能把手头的事办明白,有没有让人知道你靠谱,与其跟着别人瞎考,不如静下心来学点真本事,做几个项目,看看行业到底怎么回事,未来十年真正值钱的不是一张纸,是你能干啥,干成了啥! 学历现状 2026年考研 考研难度 研究生就业
为什么很多大公司重视第一学历?
【152评论】【2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