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闹下去结局可能就是脱钩。中国持续抛美债。中国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美国又不卖给我们。且层层限制我们。我们要美债没有什么用! 中美贸易战越打越激烈,这么闹下去,脱钩确实是大概率的事,而咱们手里的美债也换不来咱们最急需的东西,留着还得担风险。 美国财政部今年 9 月公布的数据显示,7 月份咱们又减持了 257 亿美元美债,持仓直接跌到 7307 亿美元,创下 2009 年以来的新低。 这可不是一时兴起,从 2022 年 4 月持仓跌破 1 万亿美元后,咱们就没停过减持的脚步,2022 年减了 1732 亿,2023 年减了 508 亿,2024 年又减了 573 亿,今年更是减持力度加大,3 到 5 月连着减,7 月干脆大手笔抛了两百多亿。 为啥要抛?还不是因为这东西越来越没用了!以前说美债是 “购买力”,可现在这购买力根本用不到刀刃上。 咱们最想买的是什么?是芯片,是能造高端手机、能搞人工智能的先进芯片。可美国呢?早就把这条路堵死了。2019 年就开始制裁华为,不许美国企业卖技术给华为,想着断了华为的芯片来源,把这家中国企业逼死。 结果呢?今年 8 月华为突然拿出了 Mate60Pro 手机,里头装的是咱们自己造的 7 纳米麒麟芯片,这正是美国明令禁止卖给咱们的高端货。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刚来华,华为就亮了这手 “争气机”,这不就是明摆着告诉他们:你越不卖,我们越要自己造,可话又说回来,要是能正常买到,谁愿意费这么大劲从零起步? 再看美国对芯片限制有多狠。英伟达以前在中国高端芯片市场占了 95% 的份额,几乎垄断了市场,可自从美国出台出口管制,不许卖 A100、H100 这些高端 GPU,英伟达在中国的份额直接跌到了零。 后来他们搞了个 “阉割版” 的 H20 芯片想接着卖,结果还得给美国政府上缴 15% 的销售额才能换出口许可,就算这样,这芯片因为有安全漏洞,咱们也没怎么买,现在基本停售了。 你说气人不?咱们手里拿着美债,想换点能用的芯片,美国要么直接禁售,要么给点残次品还得扒层皮,这美债的购买力不就是个笑话吗? 更让人窝火的是,美国不光自己不卖,还拉着盟友一起搞封锁。他们搞了个 “芯片四方联盟”,逼着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都不把高端芯片和制造设备卖给咱们,还弄了个 “印太经济框架”,说白了就是想把咱们排除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之外。 拜登政府 2022 年搞的《芯片与科学法案》,砸钱让芯片产业回流美国,明着说就是为了 “对付中国”。这哪是正常的贸易竞争,分明是耍流氓搞垄断,就怕咱们在高科技领域赶上来。 以前咱们留着美债,还能指望它对冲点风险,可现在美债本身就是个大风险。美国国债都超过 35 万亿美元了,光利息支出今年年底就可能涨到 1.6 万亿美元,比社保和军费都高,成了美国政府最大的开支项。 这钱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跟庞氏骗局没两样。更要命的是,美国历史上就干过赖账的事,1933 年把美元贬值 40%,1971 年直接撕毁协议让美元和黄金脱钩,把全球都坑了一遍。 现在更过分,俄乌冲突后直接冻结俄罗斯 3000 多亿美元资产,还琢磨着没收人家的钱,这要是哪天跟咱们闹得更僵,他们能干出什么事来真不好说。 有人可能会说,美债毕竟是美元资产,能稳住汇率。可咱们要的是能造东西的技术和设备,不是一堆纸面上的数字。美国财长耶伦嘴上说 “不寻求脱钩”,说脱钩会有灾难性后果,可实际行动呢? 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再到金融投资领域的限制,哪一样不是在往脱钩的路上走。他们搞 “友岸外包”,逼着企业把工厂迁到盟友国家,就是想把咱们从全球供应链里踢出去,这种情况下,美债的纽带作用早就没了。 咱们抛美债,就是看透了这一点。留着那些钱,换不来芯片,换不来先进技术,反而要天天担心美国赖账、美元贬值。 不如把钱拿出来搞自己的技术研发,华为能造出 7 纳米芯片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国越封锁,咱们越能逼出自己的潜力。 现在英伟达都急了,因为丢了中国市场,营收占比连续三年下滑,他们创始人黄仁勋都说,要是不能卖给中国,市场早晚被华为这些中国企业抢走。 这说明不是咱们离不开他们的芯片,是他们离不开咱们的市场,更说明咱们手里的美债,真没必要再当宝贝捂着了。 美债有用没用,关键看能不能换到咱们需要的东西。以前能换,所以咱们持有;现在美国把路全堵死了,既不卖核心技术,还处处打压,留着美债除了担风险没半点好处。 中美真要是脱钩,这些美债就是一堆随时可能缩水的资产,还不如早点变现,投到咱们自己的科技突围上。 美国想靠封锁遏制咱们,可华为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招没用,咱们抛美债,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别想用一堆纸片子绑住我们,真要比实力,咱们靠自己也能行。
在美国制裁之下,一些国际芯片巨头不能向中国出口芯片;可在中国的制裁下,这些国际芯
【3评论】【7点赞】
叶开元
现在的自媒体真的是张口就来,都没搞懂美元与美债的区别就在这里瞎逼逼。美债能买东西?我们中国的国债能在店里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