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连撞7车事故警示:比驾照更难拿的,是“情绪驾照”。 近日,在成都街头,一辆

枫叶漫天 2025-10-18 20:13:43

成都连撞7车事故警示:比驾照更难拿的,是“情绪驾照”。 近日,在成都街头,一辆车连续撞了七辆车和行人,现场视频看着真是揪心。这事儿发生后,网上议论纷纷,有人愤怒,有人后怕。今天咱们不煽情、不炒作,就聊聊这件事背后,咱们每个手握方向盘的人都该想想的事。 一、方向盘上的“一念之间” 开过车的人都有体会,车里是个很特殊的环境——封闭、私密,有时候情绪上来了,容易钻牛角尖。可能是前一天没睡好,可能是路上被人别了一下心里憋着火,也可能是生活里的烦心事堆在了一起……那个瞬间,判断力会下降。 这次事故的具体原因还在调查,我们不做猜测。但有个老司机说过一句话特别实在:“开车时间越长,越懂得怕。”怕的不是技术不行,是怕那个“万一”——万一走神了,万一反应慢了,万一情绪失控了。 二、我们都被“路怒症”悄悄盯上过 坦白说,谁没在开车时生过气呢?前面车突然变道,电动车从盲区窜出来,绿灯亮了前车不动……那一刻的火气,是真的。 但区别在于,大多数人会深吸一口气,骂两句也就过去了。可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情绪像洪水一样冲垮理智。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隧道视野”——人在愤怒时,注意力会变得狭窄,只盯着那个让你生气的事,忽略了周围的一切。 这时候,方向盘就不只是个工具了,它成了情绪的放大镜。 三、城市通勤,是一场看不见的“压力测试” 成都的交通,和其他大城市一样,早晚高峰都是考验。咱们普通人每天开车上下班,本质上是在完成一场复杂的“多任务处理”:要看导航、要避让行人、要注意突然变道的车、要赶时间……大脑一直处在高度紧张状态。 这次出事的地方不是高速公路,就是普通的城市道路。这正是最让人后怕的地方——就是我们每天经过的那种街道,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通勤场景。 四、比开车技术更重要的,是“情绪驾照” 驾校教我们倒车入库、坡道起步,但没人教我们怎么在开车时管理情绪。其实,“情绪驾照”比驾驶执照更难考。 几个实实在在的小建议,和大家共勉: 1. 上车前“清空”三分钟——如果刚吵完架或者心情特别差,别急着发动,在车里坐一会儿。 2. 把其他司机往好处想——也许他变道不是故意别你,是真的有急事。 3. 车上备点舒缓的音乐,比激烈节奏的歌曲更能让心情平静。 4. 永远多留十分钟——时间紧迫时,人更容易焦虑暴躁。 五、每一次平安到达,都是无数个“刚刚好”的结果 我们每天顺利开到单位、开回家,其实依赖的是整个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转:其他司机都守规矩,行人遵守交通规则,自己的车况良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在线……所有这些条件都“刚刚好”,我们才能平安到达。 这次成都的事故,就像突然提醒我们:这个精密的系统其实很脆弱,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打破所有的“刚刚好”。 写在最后: 说实话,写完这些文字,我特意去检查了车的刹车片。这不是矫情,是真心觉得,开车这件事,我们承担的不只是自己的安全,还有路上所有人的安全。 成都那位司机现在肯定后悔莫及,但事故已经发生。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从别人的事故里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个偶尔也会路怒的自己,那个有时开车走神的自己。 希望我们都能记住:方向盘在手里,不只是权利,更是责任。平安到达,比快速到达更重要。 人生感悟 分享今日的感悟 爆料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枫叶漫天

枫叶漫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