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   就拿我国塔克拉

菲菲的信笺 2025-10-20 18:57:50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   就拿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来说,已探明石油储量高达178亿吨。可即便有这么大的“油罐子”,我国每年还是要大量进口石油,核心原因就在于沙漠开采的难度和成本,跟中东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得把经济账、资源账、生态账掰扯明白才行。   中东的油田大多在平原或浅地层,有的甚至“一钻就出油”,而且当地早就建好了成熟的管道、港口等基础设施,开采运输都方便。   据行业数据显示,中东部分油田单桶开采成本才几美元,而我国沙漠石油开采的难度要大得多。沙漠里全是流沙,地表没有任何依托,要开采就得先修公路、架电网、建钻井平台和工人生活区,这些前期投入就是一笔巨款。   国家能源局相关数据也提到,我国沙漠地区石油单桶开采成本是国际市场平均进口价的两倍多,更是中东油田的好几倍。   再加上沙漠里昼夜温差能到几十度,沙尘暴说来就来,设备损耗快、维护频繁,开采进度还经常受影响,算下来远不如直接从国际市场进口划算,毕竟海运、管道运输这些渠道都已经很成熟,成本也相对稳定。   再者说,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每毫升的石油形成过程都得几百万年,采一点就少一点,这账也得往长远算。我国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明确了“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的思路。   既然沙漠石油开采难度大、成本高,那不如先把它封存起来,当成战略储备。现在我们有更成熟、成本更低的油田可以开发,等将来有了更先进的开采技术,比如能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设备或工艺,再回头开发沙漠里的石油也不迟,这也是给子孙后代留一份资源家底。   中国石油集团在相关报告里也提过,要合理规划资源开发顺序,优先利用经济效益好、技术门槛低的油气资源,对沙漠这类非常规资源做好长期储备。   最后还有生态环境这道坎。沙漠生态本身就特别脆弱,没多少植被,水资源也稀缺,一旦被破坏几乎很难恢复。石油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要是处理不好,很容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打破沙漠里本就脆弱的生态平衡。   我国《环境保护法》早就规定,开发自然资源必须守住生态底线,不能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如果在沙漠里大规模开采石油,光是处理这些污染物就得额外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还不一定能保证万无一失,这跟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显然不符。   所以综合来看,当前阶段选择进口石油,不是我们没能力开采沙漠石油,而是经过反复权衡后,兼顾经济、资源和生态的理性选择,既保证了当下的能源供应,也为长远发展留足了空间。

0 阅读:370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