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博士姐弟造癌症假报告,靠基因检测敛财20亿,终于被一锅端!复旦博士掌舵,同济高材生弟弟辅佐,这对顶着“学霸姐弟”光环的创业者,把基因检测公司做到科创板上市,身家飙到20亿,却在去年10月彻底翻车。 (信源:时代财经——睿昂基因陷多事之秋:诈骗案疑云笼罩,4名核心高管被刑拘,三季度净利暴跌200%) “复旦博士掌舵,精准医疗救星”招牌未摘,实验室技术员化身“数据修图师”。2022年国家医保局突击检查,撕开睿昂基因真相:这家公司,用3万份篡改的基因检测报告,将癌症患者救命钱变成20亿身家,还把跨国药企阿斯利康拖入骗保泥潭。 这场持续数年的骗局始于2012年姐弟俩的创业梦。熊慧有微生物学专业背景,弟弟熊钧有工程硕士技术能力,二人顶着顶尖高校学历光环,瞄准癌症基因检测领域。 他们宣称基因检测是“靶向药导航仪”,能帮患者精准找药,“科技救民”的说法让睿昂基因迅速崛起,2021年成功登陆科创板,姐弟俩身家一夜飙升至20亿,成“学霸创业典范”。 转折点在2019年,阿斯利康肺癌靶向药“泰瑞沙”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价格从1.5万元降至5000元,但有硬性条件,患者须通过基因检测证明存在特定基因突变才能报销。 这一门槛使手握检测报告出具权的睿昂基因成为利益链条关键枢纽,熊氏姐弟手中笔直接决定患者能否拿到“用药通行证”。 贪婪闸门打开,熊氏姐弟与阿斯利康老员工勾结,形成隐秘黑色产业链。阿斯利康销售人员对接有用药需求患者,将订单引至睿昂基因。 睿昂技术员篡改检测数据,把“不符合用药条件”改为“符合”;患者持假报告买低价医保药,睿昂收检测费并获阿斯利康返点,医保基金为此骗局“买单”。 在利益驱动下,睿昂基因一年之内拿下 3 万份检测订单,一跃成为阿斯利康的第五大客户。实验室里,本该严谨的检测数据被随意篡改,负责审核的员工成了“走过场”的工具人,电脑系统中留存的原始数据与最终报告频频出现矛盾。 有患者卖房借债凑钱买药,服用数月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持续恶化,直到去其他医院复查时才发现,自己的基因根本不匹配这款靶向药,那些被寄予希望的药片,成了延误治疗的 “毒药”。 2022年,国家医保局专项检查发现,睿昂基因报告与患者实际基因数据吻合度不足三成,大量异常报告指向系统性造假。执法人员查封实验室,电脑未删篡改记录成铁证,如数据反复修改、检测样本未测就出报告,技术员聊天记录有“按药企要求改结果”指令。 骗局败露连锁反应瞬间爆发,睿昂基因股价单日暴跌20%,市值从百亿巅峰缩水至13亿,一日蒸发5亿。 熊慧、熊钧姐弟及公司核心高管被带走调查,阿斯利康中国区总裁王磊因涉嫌利益输送卷入其中,多名药企销售人员落网。据涉案人员供述,黑色链条致巨额医保基金流失,被假报告误导的患者付出生命代价。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场骗局彻底动摇了患者对医疗检测的信任。如今在肿瘤科室,越来越多患者拿着基因检测报告辗转三家以上医院复核,有人直言 “不是不信科学,是怕了人心”。 本该是精准医疗基石的基因检测,竟因少数人的贪婪变成了 “高危陷阱”,这背后暴露的不仅是企业的道德沦丧,更是行业监管的暂时缺位。 熊氏姐弟的覆灭,印证了 “知识救不了黑心人” 的残酷真相。他们手握顶尖学历与前沿技术,本可成为精准医疗领域的开拓者,却让贪婪吞噬了良知,把实验室变成了收割患者的 “屠宰场”。 这场闹剧留下的,不仅是破碎的家庭与流失的医保基金,更是对整个医疗行业的沉重拷问:当技术失去人性的约束,当利益凌驾于生命之上,我们该如何守护医疗的底线? 如今,睿昂基因的招牌早已摘下,但基因检测行业的规范之路才刚刚起步。那些在骗局中逝去的生命警示我们:医疗的核心从来不是技术的尖端,而是人心的温度。 唯有筑牢监管防线、守住道德底线,才能让基因检测真正成为救死扶伤的 “导航仪”,而非谋财害命的 “夺命笔”。毕竟,再高明的技术,也该先过得了良心这一关。
崩了!全国1.2万家牙科诊所关门,连连锁巨头都扛不住?曾几何时,种一口牙堪比买辆
【5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