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731绝对不存在,也没有侵华日军用华人做人体实验的事实,我们不能用民众情绪代替证据研究!”2020年3月,上海交大历史系教授曹树基,在“新京报”的访谈中大放厥词。 2020年春,疫情笼罩大地,一位历史教授的访谈本该聊学术,却扔出一颗炸弹:731部队纯属虚构,日军从未拿中国人做实验。民众情绪不能替证据?这话说出口,瞬间点燃网络怒火。铁证如山的罪行,怎么就成了“建构”?真相背后,藏着多少不愿面对的黑暗? 那年三月,新冠疫情正闹得人心惶惶,全国上下齐心抗疫。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曹树基接受《新京报》专访,本是谈疫情下的历史研究,谁知他直截了当抛出这番话。采访中,他强调细菌战是后人编造的,用数学模型模拟传播路径,得出日军不可能精准投放病毒的结论。731部队不存在,侵华日军也没用人做实验,一切源于民众情绪而非证据。这话一出,像把刀子捅进无数中国人的心窝。 曹树基的身份本该让他更慎重。他是人口史专家,著书立说,在学术圈有分量。可这次,他绕开海量档案和证人陈述,单凭个人模型质疑铁板钉钉的历史事实。访谈内容上网没几天,网络炸锅了。热搜榜上,曹树基否认731高居不下,网友留言铺天盖地。浙江衢州细菌战受害者后代气得发抖,说这是对先人最大的侮辱。北京、上海的抗日纪念馆前,市民议论纷纷,很多人当场翻出家族老照片,证明日军投放鼠疫的惨状。教育部门动作快,上海交大立刻介入调查,学校声明强调历史研究必须尊重事实,不能伤及民族感情。 这事儿不是小打小闹。它戳中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痛点。在中国,铭记侵华日军罪行是家常便饭,是为了警醒后人,维护和平。可曹树基的言论,等于给军国主义余毒开绿灯。想想看,731部队的罪恶,是用无数中国人性命堆出来的。1936年,日军在哈尔滨平房区建起这个魔窟,伪装成防疫单位,实际干着灭绝人性的勾当。石井四郎那帮人,用活人当材料,测试冻伤、活体解剖、细菌感染。受害者多是东北抗日军民和朝鲜人,总数至少三千。档案里清清楚楚,记录了实验流程、死亡数据,甚至有照片留底。 证据多得数不过来。先说遗址。哈尔滨731博物馆至今保存完好,四方楼地下室墙上血迹斑斑,锅炉房遗迹上刻着“石井部队”字样。2021年,考古队在周边挖出白骨,鉴定显示青壮年男性,骨头上刀痕和感染迹象明显。这些不是摆设,是活生生的历史残骸。苏联红军1945年8月解放哈尔滨时,缴获了上千页文件,详尽写着鼠疫投放路径和人体实验细节。后来,这些档案整理成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全世界都能查。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上,731成员北野政次亲口承认,对中国人做过活体操作。幸存者证言更扎心。92岁的王玉林,当年12岁被抓进部队,亲眼见日军用掺毒馒头害人,几天后同伴浑身溃烂而死。这些老人用一生守护记忆,不是为了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曹树基的模型再精巧,也挡不住这些铁证。他一口咬定传播路径不可控,可日军在衢州投放腺鼠疫时,用飞机低飞撒跳蚤,陶瓷弹碎裂释放病毒,村庄瞬间变死地。受害者中毒倒地,尸体堆街巷,数十万人遭殃。这不是情绪,是事实。历史研究得讲证据,可他的“证据”忽略了档案、遗址和证人,等于闭眼说瞎话。学术不是挡箭牌,不能用来洗白侵略者。中国人最讲实打实的真相,任何歪曲都站不住脚。 这事件闹大后,社会反应热烈。媒体跟进报道,强调历史底线不容逾越。上海交大暂停曹树基教学,学术圈自查自纠,推动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内容。学校课堂上,多用731案例教学生辨析虚实。哈尔滨博物馆游客爆满,大家驻足看展板,读那些泛黄文件。全国范围内,抗日纪念活动更频繁,年轻人通过短视频学历史,传播真相。国际上,中国推动追责,日本老兵认罪的新闻不时见报,提醒世人军国主义危害。 说到底,曹树基的言论反映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老毛病。它披着学术外衣,实际在淡化侵略责任,给日本右翼壮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一直重视历史教育,《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就是要用事实武装头脑。铭记过去,不是延续仇恨,而是筑牢和平基石。731罪行是中华民族的集体伤痛,每个人都有责任守护。那些试图抹黑的言论,只会自讨没趣。历史如镜子,照出是非曲直,谁歪曲,谁就露馅。 如今,疫情过去了五年,社会更成熟了。教育系统融入更多真实案例,青年一代知耻而后勇。曹树基事件成了反面教材,提醒学者们:研究历史,得对得起良心,对得起人民。真相不是谁想改就改的,它像松花江水,奔腾不息。任何小动作,都淹没在洪流里。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逝世,他的妻子曹秀清电告蒋经国,希望蒋经国能够允许
【4评论】【18点赞】
梦想很美好
叫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