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中国的厉害了吧?中国刚一出手反击,安世半导体就跪了! 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 谁能想到,安世半导体这“一跪”,藏着它在中国市场十几年的“两面派”操作。它原本是荷兰恩智浦的功率半导体部门,2017年被中国资本收购后,靠着天津、东莞两家工厂快速扩张——这两家工厂占它全球产能的42%,生产的汽车功率芯片、家电用半导体,七成以上供应中国市场。可去年开始,它跟着西方的节奏搞起了“选择性断供”,国内某新能源车企采购总监跟我吐槽:“明明仓库里有货,就说‘产能不足’,转头把芯片卖给欧美车企,我们生产线停了三天,损失好几千万!” 管制公告出来那天,安世中国的高管连夜开会到凌晨。天津工厂的工人说,原本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突然停了一半,“领导说‘没出口许可,造出来也运不出去’”。更急的是它的全球客户,德国大众、美国福特纷纷发函催货,因为安世的汽车功率芯片是这些车企的“刚需”,全球市场份额占13%,中国工厂一停,全球供应链直接断了档。福特采购部甚至派专员飞到中国,天天泡在安世中国办公室,就盼着能拿到供货许可。 安世的“跪姿”其实很明显。公告发布第五天,它就向中国商务部提交了《合规经营承诺书》,不仅承诺不再搞“差别化供货”,还主动披露了过去三年给中国企业的断供记录,甚至把欧美总部要求“限制对华出口”的内部邮件都交了出来。东莞工厂的负责人私下说:“总部那边急得跳脚,说要是拿不到许可,今年利润得砍一半,还得裁掉中国工厂15%的人——可谁让他们之前非要踩红线呢?” 有人说中国这招“太狠”,其实根本不是。这次管制严格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来的,针对的就是安世这种“吃中国饭、砸中国碗”的企业。功率半导体不是什么“高精尖”到不可替代的产品,国内的士兰微、斯达半导早就能生产同类芯片,只是之前企业习惯用安世的货。现在安世一断供,反而给了国产芯片机会,士兰微上个月的订单量直接涨了200%,生产线都排到明年3月了。 安世现在的狼狈,完全是自找的。它以为中国市场离不开它,以为跟着外部势力搞限制能捞好处,却忘了自己的根早扎在中国——产能在这、客户在这,没了中国的出口许可,再大的企业也玩不转。这不是中国“厉害”,是任何企业都该懂的道理:尊重市场才能活下去,耍小聪明迟早会栽跟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有种感觉,荷兰这次在芯片上的出手可能收不回去了?荷兰在芯片领域的步伐可能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