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郑丽文赢了!很多人以为选举结束了。错了!真相是,赵少康这封长文就是‘宣战书’!他公开称郑丽文是‘过渡主席’,这就是在告诉她:你,已经被架空了! 熟悉台湾政坛的人都知道,赵少康敢这么直白,不是没底气的。他早年在媒体圈就站稳了脚,上世纪90年代办《自由时报》的前身刊物,后来又组新党,跟当时的主流派系掰过手腕。后来他回归媒体做评论员,每天在节目里点评时政,观众缘攒得足足的,党内不少基层党员都认他的“老资格”。去年他重新活跃政坛,一回来就抓着党内决策话语权,比如推动跟其他派系的合作,提名候选人时也有不小的决定权,说是“幕后操盘手”一点不夸张。 再看郑丽文,她的政治路走得比赵少康曲折多了。最早从亲民党起家,后来转投民进党,又在几年前回到现在的政党。这次能当选主席,不少人说是“派系妥协的结果”——当时党内几个大派系没推出能服众的人选,她因为常年在媒体露面,形象比较“中立”,才被推出来平衡各方。但熟悉她的人都清楚,她在党内没有自己的核心团队,之前负责的政策领域也多是文化、宣传这类“软领域”,跟赵少康手里握着的组织、选举资源根本没法比。 “过渡主席”这四个字,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分量。之前党内从来没有过这个说法,主席就是主席,哪来“过渡”一说?赵少康这么公开讲,等于明着告诉所有人:郑丽文只是暂时顶个名,真正说了算的还是我。有党内人士私下透露,选举结束才三天,赵少康就已经召集核心成员开了两次会,讨论接下来的人事安排,郑丽文全程没被邀请。更明显的是,之前郑丽文提过要推动的“青年政策”,现在党内没人跟进,反而赵少康提的“两岸交流规范”被火速提上议程,连文件起草都绕开了郑丽文的团队。 这种情况在台湾政坛不是第一次,但这么快就撕破脸的少见。之前有次选举,也是当选者看似赢了,结果背后的大佬一句“要顾全大局”,就让当选者把关键部门的控制权交了出去。这次赵少康更直接,连“顾全大局”的客套话都不说,直接用“过渡”两个字定调。基层党员私下议论,说这哪是选举结束,明明是“换了个人掌权”,郑丽文要是硬扛,恐怕连手里仅有的宣传资源都保不住。 说到底,这场角力根本不是个人恩怨,是党内派系争夺权力的老戏码。郑丽文看似赢了选举,却没拿到实权;赵少康没参选,却用一封长文把权力攥在了手里。只是苦了基层党员,本来盼着选举后能稳定下来,现在又要面对派系拉扯,连该跟着谁走都没了方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徐巧芯脑子转得真快!徐巧芯这人挺聪明。选举时没说过郑丽文好话结果一出
【7评论】【4点赞】
宁静
本来还挺喜欢赵的,现在看来只是个搅屎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