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邮报10月22日报道:“特朗普与普京会晤取消,因俄罗斯坚称征服乌克兰的目标‘

自由轻羽事 2025-10-22 07:52:35

纽约邮报10月22日报道:“特朗普与普京会晤取消,因俄罗斯坚称征服乌克兰的目标‘没有改变’。”特朗普谈到他可能与普京会面的情况:“我不想浪费这次会议。我们尚未做出决定。” 特朗普对此仅模糊回应“不想浪费这次会议,尚未做出决定”,可美方释放的取消信号,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峰会未推迟”的表态形成刺眼反差,一场大国对话的预演刚拉开帷幕就陷入僵局。 谁能想到,三天前还宣称“两周内会面”的特朗普,转身就给这场备受瞩目的会晤按下暂停键。要知道,这场峰会的筹备本就充满波折。10月16日,普京主动发起与特朗普的通话,持续约两个半小时的磋商后,特朗普高调宣布将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会面。 这也是继今年8月阿拉斯加会谈后,美俄元首的又一次高层接触。选址布达佩斯本身就是双方妥协的结果——普京曾邀请特朗普赴莫斯科,可美方顾虑国内政治反弹和欧洲盟友态度,最终敲定这个欧盟内部对俄相对温和的中立地点。如今峰会临门变卦,特朗普的决策急转弯简直比翻书还快。 俄罗斯的强硬立场显然戳中了特朗普的“痛点”。俄方始终明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核心目标从未动摇,这种不妥协的态度让特朗普所谓的“促谈底气”荡然无存。特朗普此前曾在“空军一号”上放话,称俄乌应按当前战线“割裂”顿巴斯地区,看似摆出了推动和平的姿态,实则是对冲突局势的严重误判。 他或许以为靠美俄高层会面就能撬动局势,却没料到俄方根本不吃“模糊战术”那一套,直接用“目标未改”击碎了他的幻想。“不想浪费会议”的说法更像借口,本质是无法在俄方强硬态度与自身政治诉求间找到平衡,只能选择临时退缩。 这种“朝令夕改”的作风,早已是特朗普外交的标签。阿拉斯加会谈后,美方曾宣称要加大对俄能源制裁,结果雷声大雨点小,实质性行动寥寥无几。此次布达佩斯峰会的反复,更暴露了其“即兴式”外交的致命缺陷——决策缺乏连贯性,全凭个人意志和短期利益摇摆。 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其核心团队内鹰派与务实派的激烈博弈:鹰派主张对俄强硬,不愿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务实派则想通过对话为美俄能源、贸易合作铺路,双方角力让外交政策沦为“墙头草”,一会喊着会面,一会又宣布取消,把大国关系当成了儿戏。 俄方的反应则显得稳扎稳打。拉夫罗夫坚称“峰会没有推迟”,既维持了外交主动,也暗含对特朗普反复无常的不满。对俄罗斯而言,能让美国主动提出会面,本身就是外交成果,毕竟这意味着俄方在冲突中的战略立场得到了美方的正视。 即便峰会暂时搁浅,俄方也通过“目标未改”的表态巩固了自身立场,更借机在欧洲内部“打入楔子”——匈牙利愿意提供峰会场地,保加利亚同意为普京专机过境提供便利,这些都说明西方阵营并非铁板一块,俄方的战略布局正逐步见效。 最尴尬的恐怕是欧洲和乌克兰。布达佩斯对乌克兰而言本就充满讽刺,1994年《布达佩斯备忘录》在此签署,乌克兰放弃核武库换取的安全保障,如今却要靠美俄在这座城市密谈来决定命运。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直言,美俄在匈牙利讨论乌克兰问题“绝非令人愉快之事”,德国媒体更尖锐指出,欧洲未来的安全对话在自家土地上进行,却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参与,堪称“巨大的羞辱”。 特朗普一会搁置对乌“战斧”导弹援助,一会又折腾峰会取消,让本就依赖美援的乌克兰彻底陷入被动,欧洲也在“维系对美关系”“对俄强硬”“应对内部分裂”的三重压力下疲于奔命。特朗普的“不确定性”,早已成了国际关系中的最大变量。 他把外交当成生意谈判,有用则谈,无用则弃,全然不顾大国互动的基本准则。这种作风不仅让美国的国际信誉受损,更让俄乌冲突的和平前景蒙上阴影。要知道,冲突已进入第5个年头,各方都已疲惫不堪,美俄作为关键方,本应拿出诚意推动对话,而非用“取消峰会”这种戏码消耗信任。 俄方的“目标未改”与特朗普的“临时变卦”,本质是大国博弈的缩影。普京清楚,西方阵营的裂痕是俄方的机会,没必要为了会面妥协核心利益;特朗普则在国内政治与国际博弈中左右为难,既想靠“促成和平”捞取政治资本,又不愿付出实际代价。 这场峰会的取消,或许只是暂时的,但它暴露的问题却值得深思:当外交失去连贯性,当大国缺乏互信,和平谈何容易?国际社会需要的是稳定的大国互动,而非反复无常的政治表演。 特朗普若真有意推动局势缓和,就该摒弃“即兴外交”,拿出切实方案;俄方若想打破制裁困境,也需展现灵活姿态。否则,这场峰会取消的闹剧,只会在国际关系中不断重演,最终让更多国家卷入动荡的漩涡。

0 阅读:0
自由轻羽事

自由轻羽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