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我们不再被越南“道德绑架”,大大方方地划定我国领海基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部正式公布北部湾北部领海基线。这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条条线,更是一份法理宣言,标志着中国在北部湾海域的主权界限被正式确立。这是中国海洋版图上的又一次精确“定格”,也是几十年来南部海疆治理体系的关键拼图。 这条长约300公里的基线,由7个基点、6条直线组成,覆盖北部湾北部广阔的海域。从白须公礁、兵马角到涠洲岛,每一个基点都不是随意挑选的,它们既具备稳定的自然地理特征,也承载着法律意义上的“主权节点”。 过去,这片海域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越南时常利用舆论和外交话术,对中国展开所谓“道义指责”,但随着基线的公布,这种模糊空间彻底消失,中国在北部湾的主权范围有了明晰、坚实的法律边界。 从国际法的角度看,这一步稳准而合规。基线划定严格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并且建立在2000年《中越北部湾划界协定》的成果之上。 那份协定是双方经过多年谈判达成的重要成果,确定了两国在北部湾的海上分界线。此次中国公布的部分基点,直接参考了当年的分界点,例如“中越北部湾分界线第1界点”,这不仅确保了划界的法理连续性,也避免了任何越界行为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这次公布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典范。越南方面虽然一开始保持沉默,直到13天后才发表了一句“希望中方遵守协定”的轻描淡写回应,但这其实反映出他们内心的尴尬与无奈。毕竟,中国这次的行动完全符合国际法框架,他们既没有法律依据去反驳,也没有政治勇气去对抗。 从现实角度看,这次划界的意义远不止于地图上的几条线,而是直接触及到资源、经济与区域战略的核心利益。 北部湾海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已探明的油气储量超过50亿桶,鱼类品种超过500种。长期以来,资源开发由于边界模糊而存在诸多限制,越南甚至多次以“共同渔区合作”为名,在舆论上指责中国“独占资源”。 如今,随着基线的划定,中国拥有了法理上完全正当的开发依据,渔业、油气、航运等领域都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这一举动也打破了越南在舆论战中的惯性优势。过去每当中越出现海上摩擦,越方往往通过“受害者叙事”进行道德绑架,企图在国际舆论场上制造中国“扩张”的假象。但如今,中国以法律文件明确宣示主权,既稳健又透明,这种法理与行动的结合,让越南再难以借口干涉。 从地缘政治层面看,越南的反应格外微妙。它在东南亚对外关系中一贯采取“两头下注”的策略,一方面希望借助美国、菲律宾、日本等国牵制中国,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中越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越南制造业的供应链与中国的产业体系几乎深度交织。经济现实决定了它无法为了虚无的舆论争夺而与中国硬碰硬。因此这次面对北部湾基线划定,越南的克制不是退让,而是理智的无奈。 更深层次地看,北部湾基线的公布不仅是一次单独的主权宣示,更是中国完善海洋法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北部湾位于中国大陆最西端的海域,这里一直是中国南部海洋主权法理体系的“缺口”。如今,这个缺口被填补,北部湾与南海领海基线实现无缝衔接,中国南部海域从法理上形成完整的防护框架。这意味着中国在维护南部海权时,不再是被动防御,而是拥有系统性法律支撑与战略主动权。 这条基线,也是一张覆盖南部海域的“主权之网”。它不仅提升了中国在海洋维权上的底气,也为广西、海南等地的港口、渔业、能源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确定的法律环境。以北部湾港为例,随着领海法理清晰化,其国际枢纽港建设将进一步加速。油气开采、远洋捕捞、航运物流等产业链都将在法理支撑下迎来新的腾飞。 更重要的是,这并非一时政治操作,而是中国推进海洋治理现代化的必然一步。从近海管控到远洋布局,从渔业秩序到能源开发,中国正在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以法治海”的治理体系。北部湾基线的划定,正是这一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终于,我们不再被越南“道德绑架”,大大方方地划定我国领海基线。 麻烦看官老爷们
颜冬白云
2025-10-22 11:13:13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