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欧盟宣布了! 10月20号,欧盟的外长们在布鲁塞尔开了次会,本来主要想

三农谈史 2025-10-22 17:28:32

快讯! 欧盟宣布了! 10月20号,欧盟的外长们在布鲁塞尔开了次会,本来主要想聊两件事:一是推进对俄的第19轮相关计划,二是商量之前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该怎么用。 可最后没谈出结果,因为有几个成员国不同意,这事就搁置了,也让大家更关注欧盟内部在这类政策上的分歧。 其实从2022年开始,欧盟已经搞过18轮对俄的相关措施了,涉及能源、贸易、金融这些方面,本来是想靠大家一起定政策,达到自己的外交目标。 但实际效果没达到预期——俄罗斯没受太大影响,反而转头把能源卖给亚洲市场,还推进用自己国家的货币结算,2024年能源出口额甚至比前一年涨了8%。 反观欧盟这边,尤其是中东欧的几个国家,日子不好过。 比如匈牙利,国内70%以上的天然气都得从俄罗斯买,要是再升级措施,能源进货价肯定涨,到时候老百姓买东西也会更贵。 斯洛伐克更直接,他们汽车零件有近五分之一要卖到俄罗斯,真要是限制了,本土工厂的订单会少,工人就业也可能受影响。 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问题,就是有些国家不同意新计划的主要原因。 这次明确反对的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他们的态度不是随便提的。 匈牙利的外长在会上说,前18轮措施没看到啥明显效果,再推第19轮也不会有用,还不如优先想办法推进和平对话。 斯洛伐克的总理也说,目前的措施既没让俄罗斯改变做法,也没削弱它的经济实力,反而让自己国家的民生压力更大。 2024年匈牙利的物价涨幅一度超过15%,斯洛伐克这边则因为谷物不好出口到俄罗斯,再加上要补贴能源,民生方面的预算都不够用了。 所以对这两个国家来说,先顾好自己国内的日子,比跟着推进没效果的政策更实际。 欧盟在这类政策上有个规则,得所有成员国都同意才能推进,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一票否决”。 这种规则这次特别明显:西欧的国家比如德国、法国,更想通过一起定政策来显示自己的外交立场。 但中东欧国家离俄罗斯近,经济上也跟俄罗斯绑得比较紧,对措施带来的代价感受更直接。这两种想法的差异,其实早就有了。 之前欧盟想推进能源方面的限制时,匈牙利就通过协商争取到了过渡期,不用马上执行。 斯洛伐克也为自己的产业争取到了缓冲政策,这次的分歧,其实是这种老矛盾又冒了出来。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没谈成,不只是显露出欧盟内部的分歧,还可能影响它之后的外交协调。 目前已经有部分欧盟国家开始自己想办法维护利益了,比如悄悄跟俄罗斯做小额的民生商品贸易,或者通过土耳其、哈萨克斯坦这些第三方国家,间接买俄罗斯的能源。 这么一来,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上说话的分量可能会变轻。 从长远看,欧盟要想推进后续的外交政策,关键得解决一个问题:怎么在维护集体立场的同时,也保障每个成员国的利益。 要是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以后类似的协调难题还会反复出现,甚至可能影响整个区域的稳定和发展。 对咱们普通读者来说,了解这次会议的情况,不只是知道欧盟外交的最新动态,还能明白国际事务里“平衡利益”有多重要。 不管是什么政策,推进的时候都得考虑实际影响,尤其是跟老百姓生活、国内经济相关的决策,光靠限制措施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务实的对话和合作往往更有效。 至于欧盟之后会不会调整对俄政策,又怎么协调内部的分歧,这些还得接着关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三农谈史

三农谈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