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正式宣布了 据央视新闻10月21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明确拒绝立即停

红楼背疏影 2025-10-22 18:13:44

俄罗斯正式宣布了 据央视新闻10月21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明确拒绝立即停火的提议,理由是停火无视这场冲突的根源。拉夫罗夫重申,俄方仍然致力于通过谈判实现持久和平,而不是“假和平”。 俄罗斯国防部最新战报显示,俄军已在顿巴斯战线推进至战略分水岭线,控制了包括巴赫穆特、阿夫迪夫卡在内的关键高地。 更值得注意的是,黑海舰队通过部署"棱堡"反舰导弹系统,实际封锁了乌克兰粮食出口通道。这种"以打促谈"的态势,使俄罗斯在谈判桌上拥有更多筹码。 然而战场代价不容忽视。英国国防部情报显示,俄军日均伤亡仍在500人左右,虽然通过"部分动员"维持了兵力优势,但技术兵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这也解释了为何拉夫罗夫在拒绝停火的同时,强调"谈判解决"的可能性。 拉夫罗夫所说的"根源",指向的是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形成的地缘政治僵局。莫斯科安全会议流出的文件显示,俄方核心关切集中在三个方面:北约东扩的红线、乌克兰宪法中加入北约条款、以及俄语少数民族权利保障。 这些诉求在2022年伊斯坦布尔谈判中曾被部分触及,但随后因布恰事件搁浅。 更深远的历史背景是,俄罗斯将乌克兰视为其文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普京在2024年国情咨文中明确表示,"基辅政权试图割裂俄乌千年联系"。这种认知差异,使得简单的停火协议难以触及问题本质。 当前战事呈现明显的"冻结冲突"特点。俄军转入防御态势,在前线构建了纵深达30公里的"苏洛维金防线",同时利用远程打击能力削弱乌克兰战争潜力。这种模式与2014-2021年顿巴斯冲突有相似之处,但规模更大、技术含量更高。 值得关注的是战争形态的演进。俄军大量使用"柳叶刀"巡飞弹和GLONASS制导炮弹,将日均弹药消耗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这种"精准消耗战"模式,既保持军事压力,又控制成本,为长期对峙做准备。 俄罗斯正积极争取全球南方国家支持,在联合国框架内推动"综合安全观"。印度、巴西等国提出的和平方案,虽然与俄方立场有距离,但都强调需要兼顾各方安全关切,这为莫斯科提供了外交回旋空间。 与此同时,俄罗斯与欧洲的"天然气外交"出现微妙变化。俄气公司恢复了对奥地利、匈牙利等国的天然气供应,虽然数量有限,但这种能源纽带可能成为未来谈判的杠杆。 战争进入第三年,俄罗斯经济面临严峻考验。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军费开支已占GDP的8.4%,远超3%的安全线。更严重的是人才流失,据俄罗斯统计局估计,2022年以来已有约70万技术人员离境。 但制裁压力也在逐步缓解。通过"影子舰队"运输石油、与中亚国家开展本币结算、扩大与印度和中国贸易,俄罗斯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这种"战时经济"的可持续性,将直接影响其谈判立场。 基辅的立场同样关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的《不可能谈判法令》,将恢复1991年边界作为前提条件。而乌克兰国防部正在组建的12个新编旅,预计在2026年春季形成战斗力。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俄罗斯的战略选择。 更复杂的是西方援助态势,美国国会通过的《乌克兰安全援助法案》确保援助至2026年底,但欧盟内部出现疲劳迹象。这种西方阵营的分化,使得莫斯科采取"等待策略"。 分析人士认为,最终方案可能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乌克兰承诺中立地位、国际社会对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位采取过渡性安排、设立俄罗斯与北约的缓冲地带。但这种复杂方案需要各方做出艰难妥协。 历史经验表明,类似冲突往往通过"冻结"方式解决。2008年俄格战争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问题被搁置;2020年纳卡战争后,俄罗斯维和部队进驻。乌克兰危机可能也会遵循这一模式。 拉夫罗夫拒绝立即停火,反映的是俄罗斯试图以有利的战场态势为基础,争取一个能够保障其长期安全利益的解决方案。这场冲突的最终结局,不仅取决于军事较量,更取决于各方对"持久和平"定义的理解与妥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信息来源:俄外长:“立即停火”方案违背俄美此前达成的共识 2025-10-21 18:33·央视新闻

0 阅读:6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52

用户10xxx52

2
2025-10-22 22:32

侵略成性的惯犯不亡,世界不得安宁!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