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与德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引爆杜塞尔多夫 中德强强联手打造绿色科技新引擎 隐形冠军企业共享中国机遇 (来源:新华社) 当德国杜塞尔多夫的会场灯光亮起,青岛与德国经贸合作的蓝图再次被激情点燃。这场交流会不仅是两地合作的例行会议,更是一场关于信任、创新与未来的深度对话。与会者眼中闪烁的光芒,透露出对合作潜力的无限期待。为何远隔重洋的两地能持续擦出火花?答案藏在双方对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追求里。 青岛市长任刚的发言揭开了合作的丰硕成果:德国累计在青投资400多个项目,总额超27亿美元。朗盛、西门子等德企巨头的名字,早已融入青岛的经济血脉。这些数字背后,是德国工程精神与中国市场活力的完美嫁接。当严谨的德国技术遇上青岛的开放基因,产生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是对全球产业链的重塑。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的感叹,道出了欧洲企业的心声:“青岛的创新精神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今天,中德却选择逆流而上。绿色转型与数字化浪潮中,德国技术与中国市场的“双强联合”,正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剂。这种合作超越了商业利益,成为应对气候危机与供应链挑战的典范。 北威州国际商务署代表苏珊娜·鲍曼将合作比作“通往欧洲的金桥”。作为德国经济心脏地带,北威州与青岛在绿色能源领域的联手,预示着可持续发展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变革。从风电设备到智能电网,两国企业正用行动证明:环保与增长可以共赢。 隐形冠军企业辛北尔康普的故事尤为动人。其CEO施泰凡·维辛分享道,青岛基地已具备独立研发能力,与德国总部协同创新。这家低调的制造业巨头,在中国找到了第二增长曲线。这让人不禁思考:那些默默耕耘的中小企业,是否也能在东方发现新机遇? 台下听众的专注神情,折射出这场交流的深层意义。当各国忙于筑墙时,中德却携手拆墙。智能装备、高端化工等领域的合作清单,不仅是商业订单,更是互信的结晶。一位德国企业家私下坦言:“在青岛,我们看到了长期主义的价值。” 交流会的尾声,掌声久久不散。这不仅是针对成果的认可,更是对合作精神的致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青岛与德国用行动诠释了“开放”的真谛: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同把蛋糕做大。当德国工程师与青岛工匠握手时,他们握住的其实是未来。 为何这场会议能引发如此共鸣?因为它触动了人性中对稳定与希望的渴望。普通人或许不懂经贸术语,但能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就业机会与技术福祉。从青岛的工厂到德国的实验室,无数普通人正因这样的对话而改变命运。 中德合作的种子,早已在青岛生根发芽。下次当你用着德系家电,或驾驶德国技术的汽车时,不妨想想这场会议——它提醒我们,世界可以因合作而更美好。 青岛与德国 经贸合作交流会 德国举行 经贸合作交流会 中德合作绿色科技
青岛与德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引爆杜塞尔多夫中德强强联手打造绿色科技新引擎隐形冠军
洵哥
2025-10-22 19:41:2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