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抛弃了俄罗斯!”俄专家抱怨中国在俄乌保持中立,不仅暗示普京或许会和美国结盟,还表示不能只依靠中国,那么现在看来俄罗斯是真委屈,还是打不赢急眼了?中国从来没抛弃过谁,早在2023年就发过一个关于俄乌问题的立场文件,足足12条,核心就是劝两边别打了坐下来谈,既尊重各国的主权,又反对搞冷战思维。 俄罗斯战略专家的抱怨并非新鲜事,今年7月以来,这种声音频频见诸媒体。他们直指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等于变相抽身,俄罗斯若继续单干,可能得“重新考虑方向”。一位专家甚至直言,中国不如朝鲜可靠,后者至少在外交上明确站队。更有甚者,9月时有人放风,俄罗斯会坐视中美摩擦升级,作为对华“中立”的回击。这些言论表面看是泄愤,实则暴露莫斯科的焦虑。 冲突爆发三年多,俄罗斯本指望中俄伙伴关系稳固后盾,可中国始终不卷入军事援助,也不加入西方制裁阵营。这让部分俄方人士觉得被“抛弃”,但细想,这不过是期望落差。俄罗斯希望中国直接介入冲突,提供武器或外交施压,可国际现实远非儿戏。专家们暗示普京联美,更是空穴来风。美国对俄制裁从未松口,特朗普上台后虽推停火,但也明确拒绝向乌克兰售卖战斧导弹,怕升级对抗。俄罗斯的这些抱怨,更多是内部压力外溢的表现。 看看俄罗斯自家处境,就明白抱怨从何而来。2025年军费预算飙升至13.5万亿卢布,约合1450亿美元,比去年多出近30%,占全年财政支出的40%以上。这笔巨款本该砸向装备更新,可实际多流向士兵薪饷和家属补助,真正用于武器采购的份额有限。美国战争研究所分析指出,这种结构让战场效能难有突破。东部前线虽有小幅推进,但整体僵持不下,俄军规模虽大,装备虽优,可持久战消耗巨大。 经济层面更严峻,央行行长公开承认,2025年GDP增速下调至1.5%,远低于年初预期。7月单月增长仅0.4%,高通胀和高利率已抑制信贷,企业投资裹足不前。老百姓日子紧巴巴,物价飞涨,民生福利缩水。官方嘴硬说经济健康,可数据明摆着,战争机器吞噬资源,留给民生的空间越来越小。俄罗斯不反思自身战略,转而怪中国不帮忙,这不是急眼是什么?真要赢仗,早该优化资源配置,而不是把锅甩给伙伴。 西方压力雪上加霜,让俄罗斯雪中送炭都难。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今年频频出手,9月提出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担保,向乌克兰发放1640亿欧元贷款,用于战后重建和军事采购。10月1日,又批40亿欧元宏观金融援助,其中20亿专款买无人机。这些资金直指G7框架,冻结资产总额超3000亿欧元,俄罗斯虽放狠话要反制,可实际手段有限。莫斯科威胁冻结西方资产或提高能源价,可欧盟已分散进口来源,天然气依赖大减。 美国那边,特朗普虽与普京通话超两小时,表面缓和,可对乌克兰援助照旧。虽没给战斧导弹,但其他远程武器和情报支持未停。特朗普公开说,希望乌克兰别需战斧就能停火,可这更像拖延战术。俄罗斯外交孤立加剧,联合国席位上难觅盟友。专家抱怨中国中立,实则忽略了北京的实际贡献。中俄能源贸易今年上半年贸易额稳增,中国进口俄油月增4.3%,结算超90%用人民币,帮俄罗斯绕过美元壁垒。这不是抛弃,而是务实合作。 中国立场一以贯之,不是冷眼旁观,而是推动对话。2023年文件发布后,北京多次重申,愿贡献力量。2025年,王毅外长在多边场合再提,和平需各方让步。俄罗斯抱怨升级,可中俄合作从未断档。能源管道照运,贸易额创新高,中国企业用人民币结算,避开西方金融陷阱。这帮俄罗斯稳住外汇,维持出口。专家说不能只靠中国,暗示找美国,可这纯属痴人说梦。特朗普政府对俄敌意不减,制裁名单年年加长。俄罗斯经济承压,战场无果,外交四面楚歌,抱怨中国不过是转移视线。 说到底,中立是负责任选择,要是选边,冲突只会烈度升级,受害的是全球老百姓。中国文件12点主张,逻辑清晰,覆盖主权到重建,接地气却有深度。它提醒大家,战争无赢家,和平靠谈判。俄罗斯若真委屈,该审视自身,而不是怪伙伴不入伙。这场拉锯战,考验各方智慧,中国路径或许才是出路。
中国已经抛弃了俄罗斯!”俄专家抱怨中国在俄乌保持中立,不仅暗示普京或许会和美国结
纸上点将
2025-10-22 19:48:24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