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两大关键节点叠加的一天:一是重磅会议收官日,二是市场常提及的“黑周四”,至于期权行权日,普通投资者通常关注度较低。
本周重磅会议召开期间,市场呈现明显反弹态势:周一周二指数大幅上涨,个股连续普涨,不仅收复了上周五的失地,还推动指数回升。但需注意,此次反弹主要由大市值品种主导,部分抱团板块表现突出,导致多数投资者账户收益未能同步回升。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板块,近期连续走强,市场普遍认为有国家队资金护盘。周三指数虽低开,但随后震荡走高,银行板块依旧涨幅居前,其中农业银行更是持续走强,不仅创下历史新高,还走出14连阳的强势行情。尽管银行股的上涨被解读为国家队护盘,也有观点认为这是市场风格切换的信号,但核心区别在于:当前市场量能持续大幅萎缩,银行股拉升过程中并未对其他个股形成“抽血效应”,这与以往的行情特征明显不同。由此引发一个关键疑问:若今日银行等大市值品种停止拉升,是否会导致指数与个股同步杀跌?
若剔除资金护盘因素,单从盘面本身分析,当前市场存在明显隐忧:指数连续缩量反弹,量价背离的矛盾正不断加剧。沪指在当前位置稍作反弹便容易触及前期高点,进一步放大背离信号。即便暂时无视背离,以当前的量能水平,想要突破3900点上方、解放平均超两万亿的套牢盘,显然不现实——每一次上涨都会面临巨大抛压,“四两拨千斤”的行情难以实现。
从历史数据和量能逻辑来看,沪指在3900点上方收盘的次数仅为五天,且当前量能持续低迷,足以说明向上突破的时机尚未成熟。在我看来,当前位置市场向下调整的概率远大于向上突破。虽然盘面看似“跌不下去”,但核心问题在于“涨不上去”;向上动力不足时,市场必然会通过向下回落来积蓄新的上涨力量,这只是时间问题,不少投资者急于求成的心态反而容易踏错节奏。不过,具体回落幅度难以精准预判,因此更应从策略层面把控:不追涨、不被短期突然拉升迷惑,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寻求攻守平衡。
基于上述判断,我对四季度的操作策略持谨慎态度:核心目标是保住前期收益,以小仓位灵活应对为主;若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再分批进场布局,秉持“宁可错过、不可做错”的原则,避免因盲目操作导致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