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近千万粉丝网红被查处!“小影夫妇”及其关联公司,因为偷税漏税被税务局追缴1700多万,罚款接近600万。然而,在面对查处结果时,“小影”却把偷税漏税不当回事,直言“就没有哪个网红的税务是规范的!” 10月22号大象新闻报道的一则税务查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讨论。 拥有接近千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小影夫妇”,连同关联的13家公司,因偷税漏税被税务局依法处理,累计追缴税费1782.48万元,罚款597.33万元。 “小影夫妇”的账号实名认证为丁影影,她是安徽人,丈夫邹德臣来自黑龙江,两人长期在佛山定居。 早几年,他们还被公开报道列为直播带货领域的头部主播,账号粉丝量一路涨到近千万。 在直播间里,他们卖的东西很杂,从日常穿的底裤、牛仔裤,到吃的藕粉、用的面膜都有,核心产品是一款以丁影影名字命名的“御影”护肤品,还有一款咖啡。 直播时,他们总说这些产品是自己研究生产的,可曾经是他们粉丝的樊女士却不这么认为,“小影夫妇”根本没有像样的研发团队,所谓的“自主研发”更像是宣传噱头。 樊女士和“小影夫妇”的交集始于疫情期间,当时她在家刷短视频时被平台频繁推送,慢慢成了对方的粉丝,也在直播间买了不少东西。 可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她用了“小影夫妇”推荐的护肤品后,皮肤出现了过敏反应。 更让她觉得离谱的是一款“贵妇膏”,主播说这是珍珠粉做的,能养肤美白,保质期还长达36年。 要知道,市面上普通护肤品的保质期最多也就3年,樊女士当时就觉得不对劲,随手截了图留作证据。 真正让樊女士和其他消费者出现举报念头的,是开发票的事。 2022年,樊女士在直播间买了不少商品,每次找对方要发票,“小影夫妇”一方总找各种理由推脱,一会儿说“后续补开”,一会儿又说“系统问题”,直到樊女士反复催促,才勉强补开了免税发票。 和樊女士有同样遭遇的还有22个人,大家不仅觉得买到的东西质量不值这个价,还发现开票流程明显不正规,隐约觉得这里面可能有税务问题。 于是,23个人凑到一起,一点点搜集店铺的交易记录、沟通截图等证据,在2022年9月正式向国家税务总局佛山市税务局举报。 可举报之后,“小影夫妇”的操作更让他们生气。 对方直接把之前用来卖货的店铺注销了,又用家人、朋友的名字注册了好几个新店铺,换着马甲继续在平台直播卖货,试图躲避核查。 这起举报前后拖了3年多,直到今年10月,樊女士他们才终于拿到了税务部门出具的正式查处结果告知书。 作为23个实名举报人里和税务局对接的人,樊女士说,税务局工作人员提到,目前“小影夫妇”主账号关联的公司只补缴了一部分税款,其他被查主体的税款还没缴完,等所有款项都缴清了,会打电话通知他们去领举报奖金。 但樊女士和其他举报人都明确表示,他们不是为了奖金来的,就是觉得“小影夫妇”一直在网上卖有问题的东西、还偷税漏税,希望能通过媒体曝光,让更多消费者看清真相,避免再有人上当。 拿到查处结果后,樊女士和其他举报人曾去“小影夫妇”的直播间,质问他们偷税的事。 可“小影”的态度特别嚣张,觉得自己有错,声称“就没有哪个网红的税务是规范的!”,不把偷税漏税当回事,直言对自己没有影响。 不仅如此,她还在直播间观众面前对樊女士进行辱骂:“少在这儿夸大其词,还要封我的号?你算老几啊! 这起事件看似是单个网红的违规问题,实际上也暴露了直播行业里的一些常见乱象,有些主播仗着粉丝多、流量大,在商品宣传上随意夸大,甚至卖不符合常识的产品。 从“小影夫妇”被高额处罚能看出来,税务部门对这类行为的打击力度一直很大,不会因为是网红就网开一面。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以后在直播间买东西,除了看主播推荐,更要多留意商品的实际质量,买完东西记得主动要发票,遇到问题及时留存证据。 对直播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这也是个明确的提醒,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路,靠耍小聪明钻空子,迟早会付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