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离家,她叫“楚青”。 1938年的扬州姑娘,把旗袍换成灰布军装,算盘珠子声里藏着电台密码。 没人想到,速记班那个写字最快的女孩,后来把一生写进粟裕的作战日记。 炮火里结婚,没有喜糖,只有一包炒黄豆,两人分到两颗,剩下的留给电台夜班。 她活到了93岁,晚年最爱回扬州纪念馆,站在自己的旧照片前,跟小学生讲:“当年我也怕死,但更怕亡国。” 如今三个孩子都进了部队,老大退休那天,把母亲当年用的钢笔捐了——笔帽坑坑洼洼,是1944年急行军摔的,一直没舍得换。 看完忽然懂了:所谓传奇,不过是普通人把恐惧咽下去,再替后人长出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