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能共情的一段话:“情绪的尽头不是发泄,而是沉默。人该有多失望,才会选择闭口不言,不想再去质问什么,态度足以证明一切,有些事情,除了自己谁也不会懂,有些无奈,除了沉默什么也不想说。 以前不说话是在生气,现在不说话,是在调整情绪,每调整一次,我们的关系就会淡一点,你以为是较劲,其实是失望、是疏远,不被重视的每一秒,我都在后退。 人真的会在某一瞬间,一把火烧了所有的执念。雨太大了,再撑伞也没有用了。” 哀莫大于心死, 人这一辈子,最累的不是身体上的疲惫, 而是心里的拉扯与折磨。 那些没说出口的话,不是词穷, 而是慢慢明白, 有些沟通就是对牛弹琴,鸡同鸭讲, 再用力也得不到回应; 那些选择沉默的瞬间,不是懦弱, 而是攒够了失望后, 给自己留的最后一点体面。 很喜欢的一段话, 心中有事还能若无其事,便是格局。 心中有事装作若无其事,便是阅历。 心小了任何事都是大事, 心大了任何事都是小事。 年轻时,遇到不顺心就想争个对错, 受了委屈就想立刻发泄, 总觉得把话说清楚, 把情绪发泄完才算痛快。 可年纪越大越明白, 很多事情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很多人也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 你歇斯底里地质问,换来的可能是敷衍; 你掏心掏肺地解释,得到的可能是冷漠。 渐渐地,也就不想再费口舌了, 不是放弃了沟通,而是看懂了态度。 一个人心里有没有你,行动里藏着答案; 一段关系值不值得珍惜,细节里写满真相。 沉默,不是一瞬间的事, 而是一次次被忽略的情绪, 一次次不被重视的细节,慢慢的累积。 就像一杯水, 慢慢加热才会沸腾, 慢慢冷却才会结冰。 莫言说:“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 成熟不是学会了强颜欢笑,而是懂得了选择性沉默。以前不说话是在生闷气,盼着对方主动哄劝;现在不说话,是在悄悄调整自己,告诉自己不值得为不在乎你的人消耗精力。 每一次沉默的调整, 都是一次无声的疏远。 就像放风筝,绳子慢慢松了, 不是不想抓紧,而是知道再用力, 要么线断,要么风筝挣脱,不如体面放手。 很多人误以为沉默是较劲,是冷战, 其实是失望累积到顶点后的平静。 你以为对方在赌气,其实他只是在后退; 你觉得关系还能回到从前,其实裂痕早已存在。 人心就像玻璃,碎过一次就很难复原, 就算勉强拼凑,伤害依然存在。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谁都希望感情能一成不变, 关系能长久保鲜。 可现实是, 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很多情聊着聊着就淡了。 当一个人不再对你抱怨,不再对你唠叨,不再对你有任何期待,说明他的付出没有得到回应,他的真心没有被珍惜。 人生是次减法,见一面少一面,处一程少一程。放下执念,放下过往,不强求,顺其自然。 村上春树说:“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沉默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往后余生,不为不值得的人浪费情绪,不在无意义的事上纠结,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讨好别人,而是取悦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