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发现打坦克没用,打火炮没用!俄罗斯越打越聪明,要打就打让乌军最痛苦的目标。俄军西部军区一昼夜摧毁乌军48个无人机指挥所! 说真的,俄军这步走得太对了,早该这么干了,之前那些日子,俄军一门心思跟乌军的坦克、火炮死磕,打坏一辆乌军补一辆,摧毁一门还有新的上来,忙活半天没啥实质效果,反而自己还得搭进去不少弹药和人力。 不是说坦克火炮不重要,是现在的战场早就变样了,老一套打法根本不吃香,你看现在乌军那边,说白了就是靠无人机撑着,有数据说乌军对俄军的杀伤力,80%都来自无人机,这比例太吓人了。 俄军之前光盯着坦克火炮打,就算把这些重武器打没了,乌军转头就能放出几十上百架无人机,照样能精准打击俄军的阵地、车辆,甚至是单兵,等于白忙活一场,根本伤不到乌军的筋骨。 俄军也是打了这么久才彻底想明白,要打就得打在乌军的痛处上,打那些让他们没法还手、没法运转的关键地方,无人机指挥所就是最典型的目标。 可能有人不懂这指挥所到底有多重要,我跟你说,这玩意儿就是乌军无人机的“中枢神经”,所有无人机的起飞、侦察路线、打击目标、返航,全得靠指挥所里的人来协调控制。 没有指挥所,那些无人机就是一堆乱飞的铁疙瘩,要么找不到目标,要么飞到一半就失联,就算侥幸找到目标,也没法跟其他无人机配合,成不了气候。 而且乌军的无人机指挥所都藏得特别隐蔽,有的在混凝土掩体里,有的就在前线的民房或者地下室里,之前很难被发现,现在俄军有了专门的招,用那种大号电池驱动的FPV无人机在前线低空慢慢搜,专门抓指挥所里发射器的微弱信号,一抓一个准,定位之后马上呼叫炮火或者航弹打击,效率特别高。 这次不光摧毁了48个指挥所,还顺带敲掉了2个“星链”卫星通信终端,要知道这俩玩意儿是配套的。 乌军的无人机要想远距离作战、精准传输数据,全靠“星链”终端传信号,指挥所负责指挥,“星链”负责传信,把这俩都端了,乌军的无人机作战体系直接就瘫痪了一大半。 你想想,之前乌军的无人机能神出鬼没地炸俄军的弹药库、加油站,甚至是指挥部,靠的就是指挥所里的人通过“星链”实时接收情报、下发指令。 现在指挥所没了,信号断了,前线的无人机操作员就算手里有无人机,也不知道该往哪儿飞,更不知道俄军在哪儿,只能瞎转悠,要么被俄军的防空系统打下来,要么飞着飞着没电了自己坠毁。 乌军现在是真疼了,之前靠着无人机的优势,还能跟俄军来回拉扯,甚至时不时搞点反攻。现在无人机体系被打残了,前线的部队直接成了“瞎子”“聋子”。 而且乌军的无人机操作员培养起来也不容易,指挥所里不少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这些人要么被端了,要么不敢再待在固定位置,新手上岗根本顶不上来,短时间内根本没法恢复战斗力。 俄军这战术转变可不是瞎蒙的,是实打实打出来的经验,之前也不是没打过无人机相关目标,早就陆续摧毁过不少无人机生产车间、存储设施,还有乌军总参谋部的无人机系统控制中心,只是这次集中力量打指挥所,效果更明显。 这说明俄军现在完全摸透了乌军的作战弱点,知道该往哪儿下狠手。 说真的,现代打仗早就不是比谁的坦克多、火炮猛了,而是比谁的体系更完善、谁的关键节点更牢固。 俄军之前就是陷在传统思维里了,总觉得摧毁重武器就能赢,结果打了半天没进展,现在终于转过弯来,专打乌军的体系要害,这才是真的聪明。 而且俄军这次能精准找到48个指挥所,也说明他们的情报能力和侦察技术比以前强多了,不是瞎打,是有备而来。 乌军现在是真没什么好办法了,“星链”终端被打了,想补也不容易,这玩意儿不是随便就能弄到的;指挥所被端了,再建就得花时间,还得冒着被俄军发现的风险。 前线部队没了无人机支援,士气肯定受影响,毕竟之前习惯了靠无人机占便宜,现在突然没了依仗,面对俄军的地面推进,根本顶不住。这就是打在痛处上的效果,比打十辆坦克、二十门火炮管用多了。 俄军这波操作算是彻底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接下来要是继续盯着乌军的无人机体系打,把剩下的指挥所、通信终端都清干净,乌军的抵抗能力肯定会大幅下降。 之前那些说俄军战术僵化的声音,现在也该歇了,能根据战场变化调整打法,这才是会打仗的样子。 毕竟打仗不是蛮干,得动脑子找对方的软肋,打一次就让对方缓不过来,这才是最高效的打法。 乌军接下来要是找不到应对的办法,后面的日子只会更难,毕竟无人机这张王牌被俄军废得差不多了,再想拿出新的作战方式,可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 参考资料: 新华网《俄国防部:摧毁乌军指挥所和空中侦察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