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日 美国宣布了 10月11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英国阿斯利康愿意把部分药品价格砍到全球最低,换美国未来三年不收100%关税。消息一出,药圈炸锅。 这哪是“谈判”?分明是赤裸裸的胁迫!特朗普8月就放话,10月1日起对进口品牌或专利药品征100%关税,还向17家药企下了降价最后通牒。 阿斯利康这步棋实属无奈。美国市场占它2025上半年收入的43%,达119.7亿美元,关税一刀下去就是利润大出血。它2019年中国集采中,吉非替尼原研药降价76%,现在不过故技重施。 药圈炸锅炸的是恐慌。罗氏、诺华这些欧洲同行都慌了,特朗普早说了不在美建厂别想豁免关税。但仿制药不在加税范围,适用低于15%的最惠国关税。 别以为美国患者捡了便宜。短期药价降了,长期全是坑。阿斯利康50%在美投资用于研发,并非单纯产能转移,仿制药企业更愿维持现有供应链。 欧盟那边气炸却动不了手。美欧8月达成15%药品关税上限协议,100%关税是品牌药例外条款,欧盟7月反制清单已暂停实施。 这根本不是“降药价”,是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戏码。全球前十药企6家是美国的,逼退欧洲药企,本土企业就能独占市场,算盘打得响极了。 阿斯利康妥协早有铺垫。它5月就建成马里兰州生产基地,7月宣布五年投500亿美元扩产,远早于8月关税威胁。拜耳CEO9月就警告,长期高关税会削弱研发。 医药研发靠全球协作,不是政治胁迫。这种扭曲产业链的玩法,只会让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得更狠,迟早引发医药危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