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一旦停战,中国将会面临灾难?说白了,俄乌战争一旦停战,美国与西方国家可能就会腾出手来制裁中国,毕竟美西方国家一直把中国当做竞争对手。 过去两年多俄乌冲突里,美国光对乌军事援助就砸了超 750 亿美元,还联合盟友对俄发起 1.2 万多项制裁,几乎把一半的外交和经济资源都投在了欧洲。 但即便如此,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从没停过。去年 10 月,就在俄乌双方交换战俘的当天,美国财政部突然对中国 6 家实体下手,理由是 “涉嫌向俄提供军民两用物资”;今年 3 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访问亚洲时,更是直接喊出 “要把对乌援助的经验用到印太地区”,这话明摆着是冲中国来的。 最值得留意的是美国国内的动作。美国国会今年初通过的《2025 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里,专门加了一条 “对华制裁协调机制”,要求商务部、财政部等 12 个部门每月开会,梳理中国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进展,提前制定限制措施。 负责这项工作的是美国前副贸易代表杰弗里・加滕,这人早年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就主导过对华为的早期限制,去年还公开说 “对付中国要比对付苏联更有耐心,一步一步掐断关键产业链”。 再看美国在盟友那边的布局。5 月中旬,日本和荷兰跟着美国更新了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清单,把对华出口的 14 纳米以下光刻设备彻底禁了; 欧盟虽然还没跟进,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的闭门会议上透露,正在制定 “中国关键技术依赖评估报告”,计划年底前出台针对稀土、电池等领域的 “反制工具”。这些动作都和 2018 年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时的节奏如出一辙,当时也是先自己动手,再拉盟友组团施压。 不过中国也早有准备。去年中国对美稀土出口量同比降了 18%,同时在墨西哥、老挝建起了稀土加工基地,就是为了避开可能的制裁; 在半导体领域,国内 14 纳米芯片量产良率已经稳定在 95% 以上,今年前 4 个月,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市场份额从 15% 涨到了 22%。就连美国自己的企业都在发愁,特斯拉上海工厂如果不能用中国产的电池,成本要涨 30%,苹果供应链里要是少了中国的精密零部件,新品上市得推迟至少半年。 还有个细节很有意思。美国商会今年初做的调查显示,78% 的美国企业反对扩大对华制裁,其中特斯拉、英特尔等大公司更是直接派代表去国会游说,理由是 “再这么搞,美国企业要丢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这也说明,美国想拉着盟友一起对华下狠手,内部其实不是铁板一块。 现在俄乌和谈还没实质性进展,但美国的这些动作已经把底牌亮得差不多了。一边在战场上空喊停火,一边在背后给中国 “下绊子”,这种两面手法,中国早就见怪不怪了。 对此 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用户10xxx45
压力是有的,实力我们也是有的,走一步算一步吧,美国都躲得远远的,还有那个不怕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