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说,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

云景史实记 2025-10-30 11:15:49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说,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人可以不以赚钱为目标,而在美国,不赚钱的事是没人干的。 不以赚钱为目标那以什么为目标呢?不以赚钱为目标那以什么为目标呢?说到底就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国家利益可以心甘情愿地牺牲经济利益。这是中国强大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就说正在修的新藏铁路吧,这事儿换美国肯定没人干。从新疆和田到西藏拉萨,2000 公里的铁路要砸进去 4000 亿,差不多是港珠澳大桥的 3 倍,每公里造价高达 2 亿。 沿途全是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这样的天险,平均海拔 4500 米,最高处比珠峰大本营还高,氧气不足平原的一半,冬天能冷到零下 40 度,还有 200 公里的冻土带,施工的人光是站着都难受,更别说开山架桥了。 之前连接两地的 219 国道被叫做 “死亡公路”,现在修铁路要穿越比浙江还大的无人区,补给都得靠空运,成本高得吓人。 要是光算经济账,这铁路几十年都回不了本。可国家为啥非要修?你看西藏的矿产资源,全国一半的铝、四成的铬都在这儿,还有大量能减少进口依赖的铜矿,以前靠公路运一吨成本要一两千,铁路修通能降 30% 的成本,还能快 40%。 更要紧的是,这条铁路离边境就十几公里,能快速送物资,守住国门;还能和青藏、川藏铁路连起来,往南接尼泊尔,往西通中亚,以后咱们的货物不用光靠海运绕远路,这才是国家的大账本。 再说,青藏铁路开通后,西藏旅游从 2005 年的 160 万人涨到现在的 6300 万,GDP 常年增速超 10%,新藏铁路将来带动的发展更是不敢想,这就是牺牲短期利益换国家长远的强大。 天上的空间站更能说明问题。美国牵头搞的国际空间站花了 1000 亿美元,每年维护费就要三四十亿,后来实在扛不住,逼着商业公司掏钱合租。 可咱们的天宫空间站,从头到尾才花 80 亿美元,每年维护费只要 4.41 亿。不是咱们偷工减料,是真把钱花在刀刃上 。 太阳能电池效率是他们的两倍,还能用冷凝管把污水净化成饮用水,生活垃圾也能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地面补给的成本。 有人说这是为了赚钱?根本不是。从 2022 年建成到现在,空间站已经做了 181 项科学实验,上行近 2 吨物资,下行近百种样品,攒了 300 多 TB 的数据。 国际上第一次在太空种出再生稻,第一次让人类胚胎干细胞在太空分化,这些成果现在换不来一分钱,可将来能带动农业、医学的大突破。 还有 500 多篇高水平论文、150 多项专利,这些都是国家科技实力的底气,是美国卡脖子卡不住的根本。要是像美国那样只算商业账,这空间站根本建不起来,更别说让咱们在太空有了自己的家。 最让人动容的还是脱贫攻坚。十几年前,咱们还有 9899 万贫困人口,比很多国家的总人口都多,大多住在深山老林、大漠高原里,修路通电都要花天价,更别说赚钱了。 不仅如此,这两年被美国卡脖子的芯片领域,更能看出咱们的狠劲。以前咱们依赖进口,人家说断供就断供,手机、汽车产业都跟着难受。 可咱们没怕,国家砸钱,科学家拼命,不计成本地搞研发。北京大学的团队硬生生把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用到光刻胶研究上,拍出 5 纳米分辨率的三维照片,解决了芯片制造的大难题。 复旦大学搞出全球首颗混合架构闪存芯片,让存储速度翻了倍;还有能让计算效率提升上千倍的模拟矩阵芯片,都是这么硬啃出来的。 这些研发投入短期内看不到利润,很多企业甚至要贴钱,但为了打破卡脖子,为了让国家的产业链不受制于人,再大的代价都愿意付。 现在比亚迪的新能源车能在日本卖得比丰田好,2025 年上半年进口电动车里占了 14%,靠的就是这种长期投入攒下的技术底气。要是像美国企业那样,一看短期不赚钱就撤资,咱们永远只能被人掐脖子。 鲁比奥说美国不是对手,根源就在这儿。美国的资本眼里只有短期回报,不赚钱的事想都别想;可咱们中国人,从修铁路的工人到搞科研的教授,从扶贫干部到企业工程师,心里都装着国家。 4000 亿的铁路、80 亿的空间站、不计其数的扶贫投入、没日没夜的芯片研发,这些看似 “亏本” 的买卖,攒下的是矿产安全、科技突破、社会稳定、产业自主,这些才是国家真正的竞争力。 这种愿意为国家利益牺牲小我的劲儿,是刻在骨子里的。不是说咱们不爱钱,是咱们明白,国家强大了,老百姓的日子才能真正安稳,才能不受人欺负。 这道理,美国那些只算经济账的人永远不懂,这也是咱们越走越稳、越来越强的根本原因。 你看这些事儿,哪一件不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虚头巴脑的口号,全是真金白银的投入、真刀真枪的付出。这就是中国的底气,也是鲁比奥感慨的真正原因 。 这种为了国家强大甘愿牺牲短期利益的力量,美国学不来,也比不了。

0 阅读:0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