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日本把核污水往海里倒,全球骂声一片,连海鲜都没人碰。可两年过去,不但日本海鲜

云景史实记 2025-11-05 09:18:45

当初日本把核污水往海里倒,全球骂声一片,连海鲜都没人碰。可两年过去,不但日本海鲜照样出口,还越卖越多。这到底是大家忘了怕,还是日本搞了什么新路子?   2023年那会儿,东京电力公司一声不吭就开始往太平洋排核污水。   那可不是一般的脏水,里面有氚、铯、锶、碘这些货,随便一样都能让人DNA变异。 2023 年刚排那会儿,日本水产品出口总额直接掉了 26%,对华出口更是崩了,2024 年上半年海鲜出口额比上年跌了 92.3%,就剩 35 亿日元,扇贝都卖不出去。 但他们早有后手,转头就盯着东南亚使劲,2023 年 1 到 11 月对东南亚 6 个主要国家的出口反而涨了 4%,拿到手 626 亿日元,直接把对华损失的坑填了不少,这哪是运气好,分明是早算计好了。 日本最狠的一招就是换地方卖,把东南亚当成了新战场。您知道泰国曼谷那个莲花超市吧? 里面有家叫 CP 鱼力的鲜鱼店,挤得全是买鱼的人,这店就是日本鱼力公司和泰国正大集团合开的,2023 年 10 月刚开第一家,没过多久就扩到了 6 家,接下来还要往清迈、印尼铺。 他们玩的是快消套路,日本渔港的鱼捞上来,通过东京丰洲市场压价,再用夜间航班空运,3 天就能摆到泰国货架上,金枪鱼、鰤鱼啥都有。 不仅如此,还派日本员工教当地人怎么切鱼、保新鲜,嘴上说让人家了解 "日本海鲜的价值",说白了就是用低价和新鲜感勾着人买。 寿司郎更离谱,计划到 2026 年把东南亚的店扩到 50 家,泰国要开 35 家,新加坡开 16 家,在印尼雅加达开的店还特意搞了清真认证,就为了钻进伊斯兰市场,这算盘打得全世界都能听见。 更气人的是他们拿国际机构当幌子,糊弄不懂行的老百姓。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就是 IAEA,2025 年 3 月还发报告说日本排的水符合安全标准,说氚含量没超标。 可谁不知道这机构的报告水分大?他们连独立采样都做得不彻底,却被日本当成 "免死金牌" 到处吆喝,东南亚老百姓哪懂这些门道,听着 "国际机构认证" 就以为真安全了,其实都是被蒙了。 日本自己也搞表面功夫,给出口海鲜贴二维码,说能查捕捞海域和检测记录,还搞个 "安心计划",可这些数据都是他们自己填的,谁能保证没造假? 就像中国海关要求必须有双认证和 CNAS 认可的检测报告,即便这样,2024 年恢复进口的北海道扇贝通关率也才 78%,这说明真没问题的货根本没那么多。 至于说大家忘了怕,根本不是那么回事。2023 年那会儿天天是核污水的新闻,后来其他事儿一冒头,媒体报道少了,大家注意力被分散了,不是不怕了,是没那么多信息盯着这事儿了。 再说东南亚那边,老百姓收入刚涨点,想尝尝进口海鲜,日本货又比挪威、泰国本地的便宜,再加上商家天天喊 "安全认证",难免有人图便宜动心。 可您瞅瞅中国市场,福岛等 10 个县的海鲜至今还禁着,就算是其他地区的货,山姆会员店卖的时候也得贴海关防伪标签,高端日料店进海胆都得当场出示检测文件,微博上 3.2 亿人讨论 "日本海鲜安全吗",60% 的人都谨慎得很,这说明明白人压根没放松警惕。 还有些猫腻藏在转口贸易里,日本把海鲜运到越南加工,换个包装就当成越南产的卖,想绕开限制,还好中国海关盯着这条路子,没让他们得逞。 他们自己也知道理亏,偷偷搞陆基养殖技术研发,怕真把大海毁了没鱼可捞,可嘴上还硬撑着说排海安全,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想想都生气。 日本海鲜出口回暖全是靠耍手段,要么换市场忽悠人,要么拿假认证当遮羞布,根本不是大家忘了核污水的危害。 那些买日本海鲜的人,好多是被蒙了,等真出了问题就晚了。这事儿哪是邪门,就是日本为了省钱,把全世界的健康当赌注,太不地道了!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