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巴西沉默了 巴西大豆价格攀升至650美元/吨,这让巴西大豆商欣喜不已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1-05 15:08:21

一夜之间,巴西沉默了 巴西大豆价格攀升至650美元/吨,这让巴西大豆商欣喜不已—他们笃定中国对大豆需求旺盛,此前已敲定800万吨的大豆订单。 这些年巴西大豆能在中国市场横着走,本就是踩中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窗口期,2018 年之后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暴跌,巴西顺势接下了缺口,2024 年一年就给中国送了 7465 万吨大豆,占了中国总进口量的 71% 还多,到 2025 年 9 月更夸张,中国进口的大豆里 85% 都来自巴西,几乎垄断了市场。 这种绝对的份额让巴西大豆商的心态彻底飘了,他们笃定中国离不开自己的豆子,毕竟中国每年要吃 1 亿多吨大豆,本土产量也就 2000 万吨,80% 以上都得靠进口,于是开始明目张胆涨价,从年初的 360 美元 / 吨一路飙到 650 美元 / 吨,涨幅快赶上翻番了。 更贪心的是,巴西卖家还搞起了囤货惜售,让农民把豆子都存在仓库里,等着中国买家求上门再涨一波价,完全没把中国的采购成本当回事。 就在巴西得意洋洋算着涨价能多赚多少钱的时候,邻居阿根廷扔出了致命一击。这个南美国家 2025 年的日子简直难到骨子里,通胀飙到 65%,外汇储备跌破 300 亿美元,连三个月的进口额都撑不住,而大豆占了阿根廷外汇收入的 15%,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之前 26% 的出口关税把农民逼得宁愿囤货也不出售,毕竟扣完税赚的钱还不够覆盖种植成本。走投无路的阿根廷干脆放出大招,一夜之间把大豆出口关税从 26% 降到 0,这一下直接让每吨大豆的出口成本降了近 200 美元,等于给中国买家送了个大礼包。 阿根廷这招简直是精准踩点,政策要么持续到 10 月底,要么出口额达 70 亿美元就停,刚好补上中国 11 月到明年 1 月的供应缺口,仿佛专门为中国量身定做。中国企业的反应速度比闪电还快,中粮、益海嘉里这些巨头当天就敲定 10 船订单,第二天再追加 10 船,48 小时内就锁定了 130 万吨,这可是平时一个月进口量的三分之一。 更让巴西扎心的是,这些订单还全用人民币结算,阿根廷本来就缺美元,人民币刚好能直接用来换比索或者采购中国农机,省去了美元中间环节,双方一拍即合。这 130 万吨订单一签,巴西那边立马慌了神,圣保罗港和桑托斯港堆着 200 万吨原本要运给中国的大豆,每天光滞港费就烧掉 120 万美元,物流公司急得直跳脚,豆农更是被迫以低于成本价抛售库存,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只能把全年对华出口预测从 1.1 亿吨下调到 9500 万吨,直言是 “短期利润牺牲了长期信任”。 屋漏偏逢连夜雨,巴西这边订单流失,美国又在旁边虎视眈眈。美国 2025 年的大豆大丰收,可中国从 5 月起就没怎么买过美豆,导致 4200 万吨大豆堆在仓库里,中西部仓储利用率都突破 98% 了,伊利诺伊州还有个仓库因为堆得太满直接崩塌,压坏了 816 吨大豆,美国豆农快愁白了头。 就在这时候,中国在中美领导人峰会前突然出手,买了 18 万吨美国大豆,这量看着不大,却是实打实的敲山震虎 —— 你巴西敢涨价,我有的是备选。要知道美国大豆报价本就比巴西低,只是之前受关税影响没优势,一旦政策调整,分分钟能抢走巴西的份额。 其实巴西输得一点都不冤,它压根没搞懂中国的底气在哪。中国早就搭建了 “巴西主导、阿根廷补充、美国作备选” 的采购体系,2025 年 1-9 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大豆涨了 22%,乌拉圭的进口量也涨了 28%,连乌克兰的大豆都能通过中欧班列 20 天运到中国。 更别提中储粮手里还握着 4500 万吨储备大豆,够全国吃三个月,实在不行还能拍卖储备豆,根本不怕断供。下游饲料厂也早有准备,把豆粕添加比例从 20% 降到 17%,用棉籽粕、菜粕替代,每年能省几千万吨大豆需求。 巴西之前总觉得中国在巴西建的仓库、修的铁路是绑定,却忘了商业合作里从来都是价低者得。阿根廷免税后,大豆到岸价比巴西低 35 美元,中国油厂每吨能赚 200 元,换谁都会选。 等巴西反应过来想降价时,已经晚了,阿根廷不光抢了订单,还跟中国敲定了玉米加工厂的建设意向,加上之前改造的货运铁路,运大豆到港口的时间缩短一半,物流成本更低了。 说到底,巴西就是被短期利益冲昏了头,忘了谁才是真正的 “衣食父母”。中国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 60%,手握绝对的议价权,想让谁赚钱谁才能赚钱。之前美国仗着垄断地位搞加税,结果丢了 60% 的对华份额,现在巴西重走老路,自然也得尝尝订单飞了的滋味。 那些堆在港口的大豆和每天烧掉的滞港费,都是给巴西上的最生动的一课 —— 在全球贸易里,贪心从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大概就是巴西一夜沉默的真正原因。

0 阅读:82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